2018年3月28日

東北角之美,風舞飛芒的東北角芒花季~【宜蘭頭城】草嶺古道,虎字碑,啞口,福德祠,客棧遺跡,護管所,大里天公廟 (2/2)

下來的視野,慢慢變的開闊起來,眼前的風景,逐漸變成芒花飄動的景象,老實說,像這樣滿山遍野的芒草飛舞的場景,你也似曾相似,像是附近的大屯秋芒,也像是哪條北部山區的古道,在秋日颯颯的天光下,配合著東北季風暖暖的陣陣吹拂,總能帶給你類似秋高清爽的感覺。

不過,眼前的景象雖然有點相同,卻也有點不同,就拿啞口跟前的龜山,靜靜的游在芒花浪裏的遠方湛藍海上,那就是平時看也看不到的景色,連那遠方東北角的山景,映著無邊的海,身旁的芒花,在你身邊搖啊搖,那時,真覺得有那麼一點“風舞飛芒”的東北角芒花季的味道出來。


 


了一下剛剛走在古道前面的小朋友,知道草嶺古道也是校外教學的好地點,不過,當時在碑前的人潮眾多,同時大夥好像都喜歡在這裡休息,不曉得是不是想沾沾甚麼伏魔的靈氣。

離開了『雄鎮蠻煙』勒碑,在抽獎區涼亭換了獎品,休息夠了,繼續走唄!

接下來展望慢慢變的遼闊,光景也慢慢變成芒花飄動的景象, 覺得有風舞飛芒的東北角芒花季的味道出來。
DSC09476
啞口的涼亭的展望


交通資訊 / 注意事項

開車方式:
  1. 台北出發:國道一號八堵交流道→瑞濱公路→台二線濱海公路至福隆→沿步道而行。 
  2. 宜蘭出發:台二線濱海公路至福隆→沿步道而行即可到達。 

鐵路:
  1. 北迴線(宜蘭線)至福隆站下車,沿步道到草嶺古道(約50分鐘)。 
  2. 北迴線(宜蘭線)至大里站下車,可沿步道即可到達草嶺古道。 

客運:
  1. 台北出發:國道客運台北總站往羅東、宜蘭國光客運,於福隆站下車,沿步道而行。 
  2. 基隆出發:基隆搭乘往福隆方向之基隆客運,於福隆站下車,沿步道而行即可到達。
      DSC09177DSC09178
      草嶺古道北口登山口,也可以搭火車,搭客運,開車都適合的地點。

      虎字碑

      DSC09377將快到古道最高點,右邊路旁看到的,就是赫赫有名的虎字碑。

      『虎字碑』,以草書所刻位於草嶺古道嶺頂隘口處山徑步道旁(海拔約330公尺),碑高四尺、外圍寬七尺,上款『同治六年冬』、下款『臺鎮使者劉明燈書』,

      相傳於清同治六年,鎮台總兵劉明燈北巡噶瑪蘭時,途經此地被狂風所阻,劉明燈當下以五節芒花為筆寫下『虎』,並命屬下刻於巨石上,藉以鎮風。現已與『雄鎮蠻煙摩碣』同為列為三級古蹟。

      這其中的意思,取自易經『風從虎、雲從龍、聖人作而萬物睹』,大意是:(註六)

            “龍為水物,雲為水汽,故龍吟雲出;虎吼威猛,盪谷飄風,故虎嘯風生。

      這是在比喻有相同特質的東西會彼此吸引,相互感通,有美好內在或人格的人只要一站出來,萬物便能清明地見到,有如在天翱翔的飛龍。

      「作」就是「起」之意。「覩」即為「見」之意。”


      這段文字,如果是求籤解文,可以說是上上籤。如果求男女感情之間的解籤,也是偏向美好的預測。求籤之人與其所求對象,自然是「雲龍風虎」,相應相求。只是,求籤之人是否有心讓自己成為擁有美好內在之人,當是關鍵所在。之所以聖人出而能萬物覩,是因為聖人能明白人民的疾苦,因此才能感通天下。有德之人,位之有德。

      也許考慮相對兩面的想法,才是解籤文喻示的態度。


      啞口,福德祠

      接著繼續走,前方沒多遠就是啞口,附近有一平台,也算是整條古道地勢最高的地形,向南可遠眺太平洋、龜山島及宜蘭縣頭城鎮大里聚落。古道西側山丘上建有觀景亭,視野更佳。

      涼亭旁還有步道逐階而上,想是通往也是小百岳的灣坑頭山,還有翠綠的桃源谷。今天因為和大夥的行程,停留的時間有限,還有導遊也事先叮嚀著別亂跑,知道今天還有家人,也沒法子任性而去,只有眼巴巴地遠眺著山徑,還在心裡頭滴上一滴眼淚。

      然後,轉頭俯瞰大里,可見山坡陡峭逼向海,海岸平地狹小。這樣的地形自然是河短流急,冬日有強勁東北季風自海上帶來豐沛的雨水,夏秋季節更有豪雨,以致海岸邊堆積著大小不等的岩塊和石礫。所以這裡的林相除了有山地的元素,也同時受海因子的影響,真可謂山海交融。

      DSC09476DSC09470
      石材建造的福德祠,形式古樸, 祠裡同時供奉著土地公與土地婆,  
      客棧遺跡

      離開了啞口,接下來就是下坡了吧,沿著產道還有步階組合的山徑下山,這下山總比上山輕鬆許多,只是擔心膝蓋的負擔,走著走著,也不知道和多少由大里上山的遊客交會,只是在路邊看見設有關卡,想必也是古道的遺址之一吧。

      故事可從「壞壁無由見舊題|秋風中話盧宅」,由解說牌知到:

      盧宅位於草嶺古道的鞍部到大里天公廟中途,清朝時,客旅由台北到宜蘭或宜蘭回台北走崎嶇古道中途的落腳休息點;由於四周並無房舍,因此曾是這條山道上重要的小客棧。惜是當主人過世後,加上草嶺古道的交通用途變小,遂不再提供商旅住宿,如今只留下斷垣殘壁供後人憑弔。


      這裡也設有過關拿獎品的關卡,還有奉上一杯熱茶,就讓小朋友好好的玩唄!

      DSC09528DSC09530


      大里天公廟

      本名草嶺慶雲宮,建於1,836年,主祀由福州供奉來台的玉皇大帝。平時香火鼎盛,每年農曆的正月初九是當地慶典「拜天公」之日,會有從各地來參拜的信徒。廟下方有一大石,上有何應欽將軍親筆所題「蘭陽第一勝景」字蹟。

                 “有蘭陽第一勝,前人精神堡壘之稱的大里天公廟(又稱慶雲宮),位於宜蘭縣濱海公路旁。背倚綠意盎然草嶺山,面向湛藍浩瀚太平洋遠可眺望載浮海面的龜山島,地理環境幽美、景色殊麗,廟宇建築繁複,氣勢磅礡。

                  大里天公廟歷經多次整修之後,廟外樓閣雲起,廟內金碧輝煌雕樑畫棟,天公廟的廟口處有許多賣魩仔魚羹、四破魚、石花凍等鄉土小吃與特產的小店,是遊覽東北角不可錯過的美味。廟中主祀由福州供奉來台的玉皇大帝,平時香火鼎盛是鄉民的信仰中心,每年農曆的正月初九是當地慶典之日,遠從各地而來參拜的信徒總是絡繹不絕 。

                  蘭陽第一勝「大里觀潮」,是前人精神堡壘之稱的大里天公廟─慶雲宮,面向湛藍浩瀚太平洋遠,可眺載浮海面的龜山島,地理環境幽美、景色殊麗,

                 「大里觀潮」曾被列為「蘭陽八景」之一,其地背山面海,風景偉麗,為蘭陽勝境第一。”

      DSC09599
      草嶺慶雲宮位於宜蘭縣頭城鎮石城里草嶺之陽,奉祀玉皇上帝。
      其地背山面海,風景偉麗,為蘭陽勝境第一。
      廟宇自創立迄今,已歷二百年矣!

      於古道一切都很美好,但是也不能不提些該注意的部分,像是沿途許多設有“怎樣防範虎頭蜂的攻擊 “(註三)告示牌,回去查了才知道,原來在2013年七月,在宜蘭縣頭城鎮草嶺古道埡口,來自桃園、板橋10名健行遊客,被近百隻虎頭蜂攻擊螫傷,回想其實當天好像也有幾隻蜜蜂(或是虎頭蜂)在附近巡邏,大約是這些年變化太大,當地生態和生物物種分布已經有一點不一樣了,走起來有點戰戰兢兢,蜂可說是爬山朋友的天敵,如果像我一樣,被螫了一次就知道厲害,千萬不要因為容易走而輕忽。
      DSC09586


      到天公廟,看看時間也不早了,也許是在啞口看山看海看芒花,待的時間長了點,心想大夥也許已經在遊覽車的地方等了吧,得趕緊加快腳步,然後找個地方,好好吃點宜蘭當地著名的海鮮大餐吧。

      草嶺古道健走去→海鮮大餐→蘭陽博物館→外澳海景伯朗咖啡館→深坑豆腐風味餐」


      這就是我的草嶺古道初體驗,總算了結一樁古道的心事,那還有小百岳的灣坑頭山,還有桃源谷呢?

      想想周末擠得像沙丁魚罐頭的雪隧,實在有點猶豫,納下一個心願,就留待下回秋高氣爽又好天氣的難得時候,再來尋幽訪勝吧!




      後,就來看看,風舞飛芒的東北角芒花季~【宜蘭頭城】草嶺古道,虎字碑,啞口,福德祠,客棧遺跡,大里天公廟 (2/2),沿途的景色
      DSC09374
      啞口,可通福隆、大里、桃源谷,四通八達。

      DSC09381DSC09383
      啞口和虎字碑 
      DSC09373

      DSC09375
      虎字碑 Tiger Inscription

      清朝同治六年(一八六七),臺灣總兵劉明燈北巡行經草嶺埡口,遇狂風大霧,莫辨方向,乃取「雲從龍,風從虎」之義,勒「虎」字以鎮之。傳說劉氏好書虎字,有公、母之分,「公虎原存臺北市博愛路軍管區內,之後,移回至坪林鄉茶葉博物館內」。

      DSC09381
      啞口觀景亭
      DSC09383
      虎字碑
      DSC09387

      DSC09390
      “秋色芒芒原來不是五節芒”
      秋日時節正是芒草盛花時,過往多把郊野所見芒草一概喚作「五節芒」;
      根據李瑞宗(1995)的博士論文研究,台灣的五節芒,並不如想像中常見。
      五節芒,植株一般較為高大,葉背綠色、不具白粉,花開於五、六月,分布以中南部為主、北部較少;而東北角最常見的芒草,卻是花開於十至一月,葉鞘光滑無毛、鞘緣具毛,葉背具白粉,故名「白背芒」。
      DSC09392
      啞口
      DSC09393
      四通八達的指標,往桃源谷,大里車站,福隆車站,還有虎字碑。
      DSC09396
      埡口
      所謂「埡口」,是位於兩山交會點,自然形成的凹地,也就是地理學上所稱的「鞍部」。鞍部地形時有狂風出現與地勢有絕大關係,面迎台灣北部強大的東北季風,再加上雪山山脈高山阻擋,季風沿山谷湧昇,使得風勢增強,終年不息。
      因為風勢強大,使得高大的喬木難以生長,只有較低矮的芒草及地被植物能夠生存下來。所以在此你看到盡是一片芒草的景觀。入秋之後,當芒花綻放時,又是另外一種動人的景致。
      DSC09397

      DSC09398

      DSC09401

      DSC09402
      電廠,祈求上天垂憐
      DSC09404
      遠眺大里
      DSC09407

      DSC09410
      往桃源谷、灣坑頭山,下回再來唄!
      DSC09413
      龜山在游泳!
      DSC09415
      遠望大里和龜山島
      DSC09417
      回望啞口
      DSC09427

      DSC09430
      DSC09431

      DSC09435
      風舞飛芒的東北角芒花季
      DSC09437

      DSC09438

      DSC09440

      DSC09455



      DSC09458

      DSC09466

      DSC09467

      DSC09470
      石材建造的福德祠,形式古樸, 祠裡同時供奉著土地公與土地婆,

      DSC09476

      DSC09481

      DSC09485

      DSC09491
      DSC09494
      DSC09496
      DSC09498

      DSC09501

      DSC09503

      DSC09505
      DSC09506

      DSC09508
      風舞飛芒的東北角芒花季
      DSC09509
      DSC09510
      下山的步階
      DSC09513
      DSC09514
      產道石子路,天雨行走也無妨。
      DSC09516
      DSC09517
      灣坑頭山吧!
      DSC09520
      DSC09522DSC09523

      DSC09524DSC09526
      客棧遺跡→啞口

      DSC09531
      DSC09532
      這一段路上還有一個地方值得憑弔,那就是「客棧遺跡」。客棧遺跡的故事可從「壞壁無由見舊題|秋風中話盧宅」解說牌得知:盧宅位於草嶺古道的鞍部到大里天公廟中途,清朝時是客旅由台北到宜蘭或宜蘭回台北走崎嶇古道中途的落腳休息點;由於四周並無房舍,因此曾是這條山道上重要的小客棧。可是當盧宅主人過世後,加上草嶺古道的交通用途變小,後代子孫遂不再提供商旅住宿,也沒有繼續維護,如今只留下斷垣殘壁供後人憑弔。

      DSC09533
      掛滿象徵客棧的燈籠。
      DSC09537
      DSC09541DSC09543
      闖關
      DSC09544
      DSC09552DSC09553
      護管所
      DSC09554
      護管所
      DSC09569
      DSC09570
      DSC09572
      DSC09574
      DSC09575
      大里天公廟自然步道路線圖
      DSC09576
      DSC09577
      阿里山神蝶~枯球蘿紋蛾
      農曆三月初三日為北極玄天上帝聖誕,位於嘉義縣阿里山的受鎮宮主祀玄天上帝,而每年玄天上帝誕辰之前總會有許多的"神蝶"前來依附在玄天上帝身上,直至聖誕之後才會飛離,據當地信徒表示此一盛況似乎向為玄天上帝祝壽。
      DSC09580

      DSC09581
      稜果榕
      DSC09582
      DSC09583
      一葉扁舟
      DSC09585

      DSC09591
      DSC09592
      「為有雲山約,重來草嶺遊。 摩崖碑泐虎,蹙蹐扶杖鳩。
       景好留泥爪,城荒話石頭。 何當凌絕頂,極目海天秋。」

      錄盧史雲「於草嶺」,庚寅重九康海秋。

      碑碣說明

      草嶺昔為淡水出入噶瑪蘭的主要通道,山高嶺峻,景色天成;更有清同治六年(西元一八六七年)臺灣總兵劉明燈所書「虎」字碑,尤添思古幽情。民國三十九年(西元一九五○年)康海秋勒石,錄盧史雲「於草嶺」一詩,用以紀事誌景,即成本碑。

      註:盧史雲,即盧纘祥,民國34年(西元1,945年)曾任臺灣光復後首任頭圍鄉鄉長,時屬臺北縣;民國40年(西元1,951年)曾任宜蘭縣縣長。

      DSC09594DSC09597
      大里天公廟─向天公 借膽處
      DSC09598DSC09609
      發現東北角之美。

      DSC09602DSC09604
      虎字碑
      DSC09607
      DSC09608
      大里遊客服務中心
      DSC09610
      ”蘭陽第一勝”


      今日行程  總里程:9.6 公里;總時間:3 小時 18 分  總高度差:319公尺 (H31.4M ~ H350.6M)

                 07:30am 台北集合。

                 09:12am 抵達草嶺古道北口入口,沿著優美的遠望坑溪前進。

                 09:35am 遠望坑親水公園

                 09:43am 草嶺古道入口

                 09:47am 跌死馬橋

                 09:59am 大榕樹

                 10:19am 雄鎮蠻煙摩碣。

                 10:37am 休憩亭。

                 11:00am 虎字碑。

                 11:20am 啞口觀景亭。

                 11:33am 客棧遺址。

                 11:47am 護管所。

                 12:16am 大里天公廟。

                 12:30am 出發吃中餐。

      DSC09343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1. 田埂間的遠望坑、曾經跌死馬的橋、紅線大榕樹、還有雄鎮蠻煙的摩碣 ~【新北市貢寮 】 東北角古道芒花季 、草嶺古道(1/2)  
      2.   
      3. 2014草嶺古道芒花季 - 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  
      4.   
      5. 草嶺古道- 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觀光資訊網
      6.   
      7. 草嶺古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8. 雄鎮蠻煙碑-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9. 20121104 東北角草嶺古道芒花季-拾憶秋芒 讓我再想一想 |讓我再想一想 
      10.   
      11. 草嶺古道377405(kang)| 登山補給站 
      12.   
      13. 草嶺古道遇雷公風雨@ 小鈐的窩:: 隨意窩Xuite日誌
      14.   
      15. 草嶺 | 知識通
      16.   
      17. 台北貢寮遠望坑口及遠望坑7777(roc) | 登山補給站
      18.   
      19. 大里天公廟- 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觀光資訊網 
      20.   
      21. 台北縣貢寮草嶺古道- 縣定古蹟(雄鎮蠻煙碑‧虎字碑) | 幫父親圓夢部落格
      22.   
      23. 新蘭陽八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24.   
      25. 草嶺詩碑 - 臺灣記憶Taiwan Memory--國家圖書館
      26.   
      27. 誰會解釋: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觀- Yahoo!奇摩知識+


      註一:草嶺古道健走去→海鮮大餐→蘭陽博物館→外澳海景伯朗咖啡館→深坑豆腐風味餐
      • 07:00-07:30 集合出發,一路歡唱-沿途擇點休息。
      • 國道風光,休息一下。
      • 09:00-11:30草嶺古道健走去。 
      • 12:00-13:00 午餐時間(富士海鮮) 。
      • 13:30-15:00 蘭陽博物館,建築量體是以北關海岸一帶常見的單面山為依據,藉由建築量體材料的變化來展現內部空間的自明性,同時因錯位而產生之縫隙亦可提供採光與視覺的穿透效果,與水域中的烏石相呼應。 
      • 15:30-17:00「外澳服務區」~海景伯朗咖啡館 咖啡館外就是烏石港海灘..看看海景..把所有的煩惱都拋到九霄雲外去.. 是一座別具特色並於國際競圖下所產生的建築,整座建築採非對稱式的設計,色彩鮮明令人印象深刻。附近水域及沙灘更可從事衝浪、飛行傘、戲水等多項休閒活動。面向太平洋及龜山島這面採用大量的落地窗,可以點杯咖啡欣賞濱海美景。 
      • 18:00-19:00 深坑豆腐風味餐(大團圓休閒農園)--珍重再見 ~賦歸溫暖的家。  
      午餐:富士海鮮海鮮大餐  晚餐:大團圓休閒農園深坑豆腐風味餐  


      註二:草嶺古道緣由:

      DSC09345
             淡蘭古道是清嘉慶十二年(西元一八0七年),台灣知府楊廷理所開的。

      目前所知的路線自暖暖,四腳亭,越過三貂嶺亭,再經頂雙溪,草嶺等地而進入宜蘭。是當時台北宜蘭間的陸上交通孔道,行旅興盛達一百多年,直到數十年前宜蘭鐵路及北宜公路開闢後,才逐漸式微。

              草嶺古道對台灣的開發史具有重要意義。第一,因淡蘭古道的開闢,引導著先民們翻山越嶺,進入蘭陽平原,加速宜蘭地區的開發。第二,淡蘭古道是台灣北部最早的一條東西向通行道路,是清代實行「開山撫番」政策中很成功的先例。現在已劃定為-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古蹟保存公園區。

      DSC09394
              草嶺古道是先民在台灣東北部開闢淡水廳(台北縣舊稱)到噶瑪蘭廳(宜蘭縣舊稱)間「淡蘭古道」的一段,途經二縣分界的山嶺-草嶺,所以俗稱「草嶺古道」。
      早期往宜蘭的人必須靠帆船繞經三貂角南下,海上航行風險太大,基於拓荒和行旅安全等理由,乃有在陸上開闢一條通路的需要。淡蘭古道就在這種背景之下產生。

              古道本身已經是一條彌足珍貴的古蹟。然而,其沿途的二個陳碣雄鎮蠻煙摩碣與虎字碑更可說是古蹟中的古蹟。這些古蹟都成了先民墾拓蘭陽地區的歷史明證。因此也可看出先民胼手胝足,開啟山林,墾闢蠻荒的偉大精神與不朽的功蹟。





              草嶺古道所經之處,同時也是自然生態環境優美的地區。沿途溪流潺潺,水聲瀝瀝;闊葉林林鬱鬱蒼蒼。遠望坑附近仍保留古樸的田園風光;梯田阡陌,農舍林立,相映成趣。成此古道景色,供我們憑弔與深思。
      DSC09282

      註三:怎樣防範虎頭蜂的攻擊 Avoid Attack by Tigerhead Bees

      2013年七月,宜蘭縣頭城鎮草嶺古道埡口,來自桃園、板橋10名健行遊客,昨天下午被近百隻虎頭蜂攻擊螫傷,遊客驚魂未定說:「虎頭蜂跑出來,很緊張,我們一直跑一直揮趕,實在很恐怖!」還好傷勢不嚴重。

      還是要注意。
        DSC09350
      1. 吃剩甜食勿丟棄,避免引蜂覓食。 
      2. 女性勿擦香水,避免招蜂引蝶。
      3. 野外活動聽聲音看狀況,如發現有虎頭蜂圍繞林邊飛翔,一定有蜂巢,不可前進,趕快退回繞道行走。如是少數巡邏蜂,先靜止不動再慢慢退回,等蜂飛回去時再趕快回頭跑,千萬不可招惹來蜂。 
      4. 成群蜂攻擊時,應分秒必爭,快跑(團體受攻擊時分開奔跑),並為保護頭部,可用衣物蓋頭,或一面跑一面拿衣物在頭頂輪轉,將衣物拋出,朝反方向快跑。 
      5. 如環境許可,可鑽進草叢內,如有溝渠或湖邊,可潛入水中(但必須有潛水技能)。




      草嶺古道,是一條連接台灣新北市貢寮區遠望坑與宜蘭縣頭城鎮大里山區的步道。屬古代淡蘭古道一部分,亦為目前僅存的路段之一(淡蘭古道為台灣原住民所開闢,今萬華到宜蘭間的道路)。

      「草嶺」之名得自海拔較高處道旁山嶺芒草生長茂盛,幾乎不存其餘樹種。古道長約8.5公里,途中有雄鎮蠻煙碑、虎字碑等古蹟,於埡口及宜蘭縣部分可遠望龜山島。在失去運輸用途後,古道近年來已成為熱門景點,目前由交通部觀光局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負責

      歷史 
      草嶺古道據聞古代由台灣原住民平埔族逐步闢建,方便連絡雪山尾稜兩側的交通。

      清代以前 
      據《台灣省通志》記載,一位台灣原住民平埔族白蘭氏首先闢建了台北與宜蘭間的山路,後來的人也都循著這條路線,出入往來兩地,這就是最早見諸文獻上的淡蘭古道。淡即淡水廳,以艋舺(今台北市萬華區)為其起點。蘭則為噶瑪蘭廳(今宜蘭縣),貫通山區的這條道路就叫做「淡蘭古道」。由艋舺前往噶瑪蘭,必須經過三貂嶺與草嶺兩座山脈,因此,淡蘭古道又可分為「三貂古道」與「草嶺古道」。
      又有一說淡蘭古道是由嘉慶12年(1807年),台灣知府楊廷理所開。

      清代 
      清朝同治年間,於同治5年調任台灣的台灣鎮總兵劉明燈,就任一年後,在他走過的淡蘭古道上,先後留下了金字碑、雄鎮蠻煙碑以及虎字碑,即使劉明燈對當時的台灣貢獻與影響不多,但也因這些古蹟而被歷史所記載。
      1881年左右,淡蘭古道是唯一由清政府認定的官道,沿途設有隘寮(募集壯丁保護行旅安全,類似現今保鏢)、遞舖(傳遞信件貨物的轉接站)、驛站,十分方便與安全。因此台灣先民到宜蘭開墾時,大多都是經過淡蘭古道;而官方巡視與交通頻繁,亦造就淡蘭古道上許多古蹟。

      近代 
      日本文化人類學家伊能嘉矩在1897年10月8日看到虎字碑,寫出以下的文字:「接近嶺頂時,新路與舊道會合了。這裡有一塊大石,約六尺長,石面平滑,刻有草書體的虎字,筆勢雄渾,右側刻有同治六年冬,左側也刻有臺鎮使者劉明燈書等幾個字。這是由台北進入宜蘭的越嶺道在修復的時候,所建立的歷史紀念物。附近沒多遠的地方就是嶺頂,也就是基隆郡與宜蘭郡的分界線。」

      宜蘭線鐵路1917年開始興建,1919年3月24日,位於平原的宜蘭=蘇澳間先行通車。同年5月5日,八堵=瑞芳間亦告峻工,但由於草嶺隧道工事尚在進行,此段尚不能直通宜蘭線,暫稱「瑞芳線」。

      宜蘭線全部通車前,草嶺古道仍為兩地間的交通要道。旅客需至鄰近車站下車後,更換草鞋徒步過山。直至1924年隧道完工,列車得以直通運行才漸趨沒落。
      草嶺周邊古道經歷約130年的演變,功能早已式微,今日僅存「三貂嶺古道」、「草嶺古道」與「隆嶺古道」三段,其餘路段已被鐵路、公路所取代。

      景點 
      古道途中設有涼亭、解說牌及公共廁所,於古道大里端有一處遊客服務中心,提供古道遊客休息與服務。若中途不休息,步道(遠望坑→大里車站)依腳力約2~3小時可完成。

      註五:大里站接駁時刻表(國光客運,台灣好行,火車時刻表)

      DSC09611


      這話出於《易經‧乾卦》中,解說「九五爻」爻辭的〈文言傳〉裡。

      全文是:「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覩,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字譯──

      九五爻說: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同類聲音頻率相互感應,同類氣息相互求合,如水流往低濕處所,火接近乾燥東西,如龍吟祥雲出,虎嘯谷風生,有德行的聖人一出現,天下都看到了,依存天氣陽性的便上升,依存地氣陰柔性質的便下降,都是各自相隨於同類的。

      所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覩」龍為水物,雲為水汽,故龍吟雲出;虎吼威猛,盪谷飄風,故虎嘯風生。這是在比喻有相同特質的東西會彼此吸引,相互感通,有美好內在或人格的人只要一站出來,萬物便能清明地見到,有如在天翱翔的飛龍。「作」就是「起」之意。「覩」即為「見」之意。

      喻為籤文,的確可以說是上上籤。放入兩性之間求解,當然也是偏向美好的預測。求籤之人與其所求對象,自然是「雲龍風虎」,相應相求。只是,求籤之人是否有心讓自己成為擁有美好內在之人,當是關鍵所在。之所以聖人出而能萬物覩,是因為聖人能明白人民的疾苦,因此才能感通天下。有德之人,位之有德。



      ↓2013-11-30 【新北市貢寮 】 東北角古道芒花季 、草嶺古道(1/2) 地形圖
      2013-11-30map

      ↓2013-11-30 【新北市貢寮 】 東北角古道芒花季 、草嶺古道(1/2) 高度圖
      2013-11-30height


      ↓2013-11-30 草嶺古道情懷海景咖啡ㄧ日遊 GPS 航跡檔


      ↓草嶺古道路線圖 Caoling Historic Trail Map
      DSC09212


      2013-12-7  草嶺古道路線圖 Caoling Historic Trail Map
      DSC09327

      大里周邊景點導覽圖
      DSC09600

      東北角草嶺古道芒花季地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