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著過去先人走往來各地的繁榮景象,就不禁熱血沸騰,也想找機會實際走走,懷古追今一番。
庚子寮古道、石笋古道,其實隱隱在東北角中盤根錯節的古道群中,像是阡陌縱橫的楊廷理古道,燦光寮古道,大有來頭。
“因為此路並不是通往牡丹,這裡以前是屬於燦光寮村,現雖為牡丹里,但不是我們當地人所稱的牡丹,此地舊稱庚子寮,接近南草山,所以叫作庚子寮古道或南草山古道,比較適當。”
引了這麼一段,原來往來雙溪到燦光寮之間,庚子寮古道、或者稱為南草山古道─也是其中連接的古道之一。
怎麼說,其實可以經由這條古道,由雙溪通往濱海的澳底,也可以由雙溪轉往另一頭的牡丹。
距離路線都還算適中的,而路線是從怡人的泥土路山徑、產道、省道接往雙溪為止,雖然你今天僅僅是走了山徑的一部分,大約是4~5公里的路!還不算黃吉祠到燦光寮六號這段,但是如果要重頭到尾細細走來,有海景、接山景,到鄉村,應該會有不一樣的體會。
冬天,東北角的天氣經常是這樣的,氣象預報約有30%的下雨機率,但是從另一角度來說,島嶼的冬季的東北季風吹拂下,北部山區能有30%的下雨機率的時候,多半已是萬幸,甚麼養的行程,多半還是得走。
很稀罕的在台北車站搭火車,乘著自強號272次,7:30am從台北出發,到雙溪剛好8:30am和安哥會合。
在雙溪車站的月台邊,遇到了好幾波各地的山友在這裡聚集。也遇到了今天行程的亂友,還有隱藏版的劉老大夫婦參加。可惜天公不做美,遠方的雙溪山頭烏雲密布,近一點的平地也開始下起雨來,一付「山雨已來風滿樓」的架式。
*
幾分鐘後,小組會議結論:一切照舊行程,就在我們上背包準備踢柏油路的時候,劉老大叫住我們幾個,順道載一程。
沿著縣道102號甲線 (註:雙澳公路,起自雙溪,迄台2線上的澳底,全長9.3km),左彎駛過大觀橋,一路爬坡過大觀寺,沿著產道一直開入山裡,幾乎到一台車間距,不可迴車處,才不甘心的放我們幾個下車,這段路約3公里遠,爬高約120公尺,等於是省了一個多鐘頭的路程。
雖然說登山還是要用走的,可是如果要選擇踢柏油路的話,這個原則不容易守得住吧!
怎麼說,看著車窗飛快消逝的景物,聽著引擎聲隆隆走著不平產道的聲音,看著GPS高度計一點一點的累加,心理十分感謝劉老大的義助。
整裝後,離開產道,沿著藍天隊「庚子寮水池,燦光寮6號,南草山2007.10.27」指標而上,山徑路旁出現叢聚的竹林,近百根竹子聚擠在一起,安哥特意停下來解釋;
「這些聚集的竹子,就是早年先人拓墾的遺跡。」
幾分鐘的路吧。庚子寮山西南峰到了。
庚子寮山西南峰,海拔310m,礦務課第八百六十號基石。
位於此段古道最高點附近,山路左側約3公尺的稜線附近。林間無展望。
像這類的小山,往往能帶給像你這樣的登山客一點溫暖,好像在做苦力般的活動中還能有些小目標可以完成。
*
繼續趕路,經過了不少竹林叢,穿過不少小溪澗,踏過了不少石崁,然後位於竹叢旁,右上穿過幾步路的距離,庚子寮山到了。
庚子寮山,約315m,礦務課第四百八號基石,不算是山頂,樹林間無展望。
續行,往燦光寮6號繼續走,經過廢棄石厝,大簇竹林叢,沿石階而上,在在都是先人在此坐落的遺跡,安哥還把廢石厝的古石磨找出來,說道土牛兄一定也很喜歡這麼古老的石磨,還保存這麼完整,真不容易,
在這裡停的久一點了,這也是我喜歡的登山類型,走走停停看看想想待待拍拍混混,可惜地濕,沒法子來個早茶,不過,最後還是不捨地離去。
*
沿途看到往石笋公媽(石笋公、石笋媽,兩座相望的小山)、石笋尖方向,知道也許不在今天的規畫之內,改天來看看像似石筍一般的尖頂是甚麼樣子。
最後,在走個十來分左右,穿出了林子,穿出了山徑,接上溪澗,看到的民家,還有人馬雜沓的人聲,猜想終於走到南草山產道路底的燦光寮6號民宅。
終於在此休息。從上午的搭車的大觀橋、大觀寺開始,一直到這裡燦光寮6號民宅,一般稱為庚子寮古道,今天一走果然十分懷古的風味。
另外還與北岳的登山隊伍在此會合,原來他們的行程更為精彩,石笋尖縱走楊廷理古道,總里程:13.4 公里,上升高度:765 公尺,下降高度:795 公尺,由牡丹走到澳底,下午3:40分就走完,感到十分佩服。
自己還是走縮小版的行程(註一)就好,這些北岳的叔叔們都有練過,小朋友不要隨便亂學。
*
後記:有兩件事,想特別提一下。其一是關於篇名的古道稱呼 ─
雖然已在網路查的資料,大多數的稱法,應該是沿用的稱法至今,
*
庚子寮古道、石笋古道,其實隱隱在東北角中盤根錯節的古道群中,像是阡陌縱橫的楊廷理古道,燦光寮古道,大有來頭。
尤其是庚子寮古道,來看看咱們的專家mori,對這些古道的介紹。
“因為此路並不是通往牡丹,這裡以前是屬於燦光寮村,現雖為牡丹里,但不是我們當地人所稱的牡丹,此地舊稱庚子寮,接近南草山,所以叫作庚子寮古道或南草山古道,比較適當。”
引了這麼一段,原來往來雙溪到燦光寮之間,庚子寮古道、或者稱為南草山古道─也是其中連接的古道之一。
怎麼說,其實可以經由這條古道,由雙溪通往濱海的澳底,也可以由雙溪轉往另一頭的牡丹。
距離路線都還算適中的,而路線是從怡人的泥土路山徑、產道、省道接往雙溪為止,雖然你今天僅僅是走了山徑的一部分,大約是4~5公里的路!還不算黃吉祠到燦光寮六號這段,但是如果要重頭到尾細細走來,有海景、接山景,到鄉村,應該會有不一樣的體會。
*
很稀罕的在台北車站搭火車,乘著自強號272次,7:30am從台北出發,到雙溪剛好8:30am和安哥會合。
在雙溪車站的月台邊,遇到了好幾波各地的山友在這裡聚集。也遇到了今天行程的亂友,還有隱藏版的劉老大夫婦參加。可惜天公不做美,遠方的雙溪山頭烏雲密布,近一點的平地也開始下起雨來,一付「山雨已來風滿樓」的架式。
庚子寮古道內部,算是比較好走的山徑路段。
*
幾分鐘後,小組會議結論:一切照舊行程,就在我們上背包準備踢柏油路的時候,劉老大叫住我們幾個,順道載一程。
沿縣道102號甲線,過大觀寺, 直到登山口的距離高度圖。 |
雖然說登山還是要用走的,可是如果要選擇踢柏油路的話,這個原則不容易守得住吧!
怎麼說,看著車窗飛快消逝的景物,聽著引擎聲隆隆走著不平產道的聲音,看著GPS高度計一點一點的累加,心理十分感謝劉老大的義助。
*
「這些聚集的竹子,就是早年先人拓墾的遺跡。」
然後,沿著指標走,路跡越來越不明顯,指標右方則是到:
「坑仔內、遠景古道,三叉港2007.10.27」
對這這三叉港還有印象,大概是上回安哥也辦了一次“雙溪區三叉港古道”,原來這裡已接近貢寮雙溪鄉界,四通八達都可通。只是眼前的路跡已被比人齊高的灌木草叢遮蔽,想想如果來走的話,想必少不了草刀砍路的辛勞。
砍草,然後少人走,然後灌木遮蔽,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不過,此雨越下越大,只好偏向雨中行。
這條路沿途都有指標,芒草雖長,穿著雨衣唰唰聲的走來,只是濕悶,倒也無妨,沿途不斷出現叢聚的竹林,猜想這一帶都是先民生活居住的地點。而且應該相當繁榮吧!
「坑仔內、遠景古道,三叉港2007.10.27」
對這這三叉港還有印象,大概是上回安哥也辦了一次“雙溪區三叉港古道”,原來這裡已接近貢寮雙溪鄉界,四通八達都可通。只是眼前的路跡已被比人齊高的灌木草叢遮蔽,想想如果來走的話,想必少不了草刀砍路的辛勞。
砍草,然後少人走,然後灌木遮蔽,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不過,此雨越下越大,只好偏向雨中行。
接近人跡的石厝路段
*
這條路沿途都有指標,芒草雖長,穿著雨衣唰唰聲的走來,只是濕悶,倒也無妨,沿途不斷出現叢聚的竹林,猜想這一帶都是先民生活居住的地點。而且應該相當繁榮吧!
在這裡又看到一條往右的指標「坑仔內、遠景古道,三叉港2007.10.27」,不過這指標的路徑看起來比較可走,瞧了瞧後,心想也許下回有機會走走看這段古道。
繼續前行。
繼續前行。
最後穿越竹林後,豁然開朗,感覺上接上正路,有電線桿,路跡更明顯,古道叉路口,沿著左到「石笋古道,庚子寮山」。
幾分鐘的路吧。庚子寮山西南峰到了。
庚子寮山西南峰,海拔310m,礦務課第八百六十號基石。
位於此段古道最高點附近,山路左側約3公尺的稜線附近。林間無展望。
像這類的小山,往往能帶給像你這樣的登山客一點溫暖,好像在做苦力般的活動中還能有些小目標可以完成。
*
庚子寮山,約315m,礦務課第四百八號基石,不算是山頂,樹林間無展望。
續行,往燦光寮6號繼續走,經過廢棄石厝,大簇竹林叢,沿石階而上,在在都是先人在此坐落的遺跡,安哥還把廢石厝的古石磨找出來,說道土牛兄一定也很喜歡這麼古老的石磨,還保存這麼完整,真不容易,
在這裡停的久一點了,這也是我喜歡的登山類型,走走停停看看想想待待拍拍混混,可惜地濕,沒法子來個早茶,不過,最後還是不捨地離去。
*
最後,在走個十來分左右,穿出了林子,穿出了山徑,接上溪澗,看到的民家,還有人馬雜沓的人聲,猜想終於走到南草山產道路底的燦光寮6號民宅。
終於在此休息。從上午的搭車的大觀橋、大觀寺開始,一直到這裡燦光寮6號民宅,一般稱為庚子寮古道,今天一走果然十分懷古的風味。
另外還與北岳的登山隊伍在此會合,原來他們的行程更為精彩,石笋尖縱走楊廷理古道,總里程:13.4 公里,上升高度:765 公尺,下降高度:795 公尺,由牡丹走到澳底,下午3:40分就走完,感到十分佩服。
自己還是走縮小版的行程(註一)就好,這些北岳的叔叔們都有練過,小朋友不要隨便亂學。
*
雖然已在網路查的資料,大多數的稱法,應該是沿用的稱法至今,
“若以整段路程而言,黃吉祠大約在中途,可分作東西二段。另外由黃吉祠經燦光寮六號民宅通往雙溪的古道,林宗聖前輩在其所著的《台灣百名山第3集》稱此段為牡丹古道。”
但是我也有相同的疑問,為什麼「牡丹古道會接在雙溪這頭?」,原因還是由mori的留言解釋。
“關於牡丹古道的稱呼,本人認為並不恰當,因為此路並不是通往牡丹,這裡以前是屬於燦光寮村,現雖為牡丹里,但不是我們當地人所稱的牡丹,此地舊稱庚子寮,接近南草山,所以叫作庚子寮古道或南草山古道,比較適當。”
原來更古早以前,這一帶不叫”牡丹”,那麼想到靠海的瑞芳牡丹山,牡丹溪,這樣,這條古道更早的時期,往來的這段,再接上石笋古道,稱為牡丹古道,或許就比較說得通了。
所以就把紀錄稍微改寫一下,把原來的”牡丹古道”,換成“庚子寮古道、南草山古道”,如果您看著一堆的參考資料說著是這個,其實內文卻少看到,只希望不會造成您在理解的混淆。
也希望最好不要做到“誤導”。
- 上集─庚子寮古道 。
- 下集─石笋古道(牡丹古道)。
待續 2012-2-12 探訪古早石厝【新北雙溪】石笋古道
在這裡又看到一條往右的指標「坑仔內、遠景古道,三叉港2007.10.27」
不過這指標的路徑看起來比較可走。
↑10:21am 似乎接回正路,古道叉路口,往左到「石笋古道,庚子寮山」。
10:28am 庚子寮山西南峰,約310m,礦務課第八百六十號基石。
10:39am 庚(火庚)子寮山,約315m,礦務課第四百八號基石。
古厝
廢棄古厝
11:18am 南草山產道路底的燦光寮6號民宅。
燦光寮6號民宅前展望。
燦光寮6號民宅。
燦光寮6號民宅池塘
絕緣礙子(英語:Cap and pin insulators、Voltage Insulator),泛指用於輸電系統之中,連接鐵塔與傳輸高壓電的懸掛電纜之間的絕緣體裝置。
*
延伸閱讀 / 參考資料
- 獨步山林間447:庚子寮山 牡丹古道,庚子寮山西南峰,庚子寮山 [2005/8/14]
- 獨步山林間664:石筍古道 石筍古道,石筍尖,石筍公媽,燦光寮古道 [2007/8/4]
-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332)雙溪.牡丹古道
- 楊廷理古道西段連走牡丹古道出雙溪車站@ mori | 登山補給站
- 馬克經驗:1749.登山:石笋尖縱走楊廷理古道,順撿雞母嶺街基石--沿路洗泥巴
- 090425 牡丹古道石笋古道 | 在水一方 碧連天
- (五012) 牡丹-石尖-南草山-三叉港-雙溪車站 (五012) 牡丹-石尖-南草山-三叉港-雙溪車站 | 藍天圖集 | 登山補給站
- 石笋古道 | 就是愛爬山
*
今日行程 總里程:8.9 (11.2) 公里;總時間:5 小時 38 分 總高度差:372公尺 (H21.7M ~ H393.7M)
07:30am 台北車站,自強272次。
08:30am 雙溪車站。
09:07am 產道最後停車點,準備換裝。
09:13am 叉路,藍天隊指標「庚子寮水池,燦光寮6號 2007.10.27」
09:13am 叉路,藍天隊指標「庚子寮水池,燦光寮6號 2007.10.27」
10:13 am 古道叉路口,繼續沿著藍天隊指標直走。
10:21am 似乎接回正路,古道叉路口,往左到「石笋古道,庚子寮山」。
10:28am 庚子寮山西南峰,約310m,礦務課第八百六十號基石。
10:39am 庚(火庚)子寮山,約315m,礦務課第四百八號基石。
10:42am 續行可往燦光寮6號叉路。
10:42am 續行可往燦光寮6號叉路。
10:52am 駁坎。
11:18am 南草山產道路底的燦光寮6號民宅。
12:16pm 午餐後出發,下午續行石笋古道。
12:18pm 古道叉路口,右下到「土地公,石笋尖,牡丹車站 2008.6.15」
12:18pm 古道叉路口,右下到「土地公,石笋尖,牡丹車站 2008.6.15」
12:19pm 土地公廟。福安宮 石笋古道起始。
12:44pm 連續過溪。
01:02pm 駁坎及石屋遺址。
01:02pm 古道三叉路口,左下到「石笋尖,牡丹車站 2008.6.15」。
01:17pm 過溪。
01:50pm 石笋尖,,約269m,土地調查圖根點。
02:22pm 接回產道,「牡丹高分9分6 ,FC60 CO 646」電線桿。
02:32pm 牡丹車站。
02:40pm 電聯車來了,搭乘回台北。
*
註一:結束!2/12(星期日)雙溪區牡丹古道石笋古道 | 上午班活動討論區 | 亂集團論壇
雙溪車站→大觀寺→牡丹古道→庚子寮山→燦光寮6號→石笋古道→石笋公媽→石笋尖→牡丹車站
里程時間: 約15.5K/7小時
個人裝備:
小背包/背包罩/雨具/登山鞋或健行鞋/綁腿/登山杖/手套/頭燈/備用電池/午餐1份(開伙)/個人碗筷/行動水/公水1公升/個人藥品/垃圾袋/防蚊液/下山後更換衣物及便鞋(置車上)
集合時間地點:
am 07:30捷運新店站鵲橋邊道路
參加人員及車輛:
- 安哥(車)/張銘欽(友)
- 08:30雙溪火車站:Mei/Gary/千山/菲力普/土牛/劉老大/Alice/西西里
攜帶器材及公用裝備:
安哥:瓦斯爐/瓦斯1罐/雙層套鍋/草刀/茶葉
參考資料:
blog.yam.com/amjads/article/20590498
註二:(五012) 牡丹-石尖-南草山-三叉港-雙溪車站 (五012) 牡丹-石尖-南草山-三叉港-雙溪車站 | 藍天圖集 | 登山補給站
楊廷理古道西段連走牡丹古道出雙溪車站
前言: 此次參閱古道專家林宗聖先生,在《野趣生活家》2005年8月份發表一文:《台灣最早的山區官道 200年歷史楊廷理國家古道》,此條古道的探勘要感謝幕後的功臣《楊俊哲》老師和陳岳登山先進所率岳峰古道探勘隊的全力支援。
所謂的楊廷理古道: 是當時台灣府知府楊廷理在嘉慶12年(1807年)入蘭時所走的一條古道,
- 由現在的金字碑古道越過三貂嶺後,並不走向雙溪,而是往東折往牡丹溪上源,
- 沿著燦光寮汛塘路而行,其中燦光寮塘,已在嘉慶十年設立(1805年),隸屬於大三貂港口汛,至今剛好200年。
- 經黃吉祠,位在大牛舖下。
- 續行通過草山南峰南鞍的福壽宮的土地公廟,下至雞母嶺、打鐵寮、丹裡,到達大三貂港汛(今澳底)。
若以整段路程而言,黃吉祠大約在中途,可分作東西二段。另外由黃吉祠經燦光寮六號民宅通往雙溪的古道,林宗聖前輩在其所著的《台灣百名山第3集》稱此段為牡丹古道。
*
↓2012-2-12 從雙溪車站走到牡丹車站 【新北雙溪】庚子寮古道、南草山古道 行旅圖
↓2012-2-12 從雙溪車站走到牡丹車站 【新北雙溪】庚子寮古道、南草山古道 高度圖
↓2012-2-12 從雙溪車站走到牡丹車站 【新北雙溪】庚子寮古道、南草山古道 GPS航跡檔
↓2012-2-12 從雙溪車站走到牡丹車站 【新北雙溪】庚子寮古道、南草山古道 照片集
關於牡丹古道的稱呼,本人認為並不恰當,因為此路並不是通往牡丹,這裡以前是屬於燦光寮村,現雖為牡丹里,但不是我們當地人所稱的牡丹,此地舊稱庚子寮,接近南草山,所以叫作庚子寮古道或南草山古道,比較適當.我以前的舊紀錄為牡丹古道,近日內我們修正.因為老家就在附近,講牡丹古道人家還以為是在講石筍古道,石筍古道是通往牡丹,說牡丹古道還說得過去
回覆刪除mori
謝謝mori您的指正:
回覆刪除雖然我也有相同的疑問,為什麼「牡丹古道會接在雙溪這頭?」,經由您的解釋,一切就比較說得通了。
所以就把紀錄稍微改寫一下,把原來的”牡丹古道”,換成“庚子寮古道、南草山古道”。
只希望不會造成參考山友的混淆。
最後再次謝謝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