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1月5日

古早人的石頭厝 (下)【新北雙溪】石笋古道 (牡丹古道)

今,你也惦惦的走著島嶼裡的山徑古道,沿途,多少會有一些鮮然遺留的刻痕,大多數的是從日治時期留下的,痕跡尚新;有的時間更是不可考,已然斑剝,只留下一些駁坎和堆石;好像是這次的石笋古道,沿途還有多處還算完整的石屋,應該是當年開墾東北角石屋群的一部分。

但又何止這些,隱隱在島嶼間的各地山林、古道、駐在所、古早時期的村落等, 出現往往在不經意的地點,給山友最大的驚喜,這些像是:土地公廟、砌石、駁坎、大束的竹叢,給行路的人對古早的聚落的活動,留有無限揣想的空間。
【新北雙溪】石笋古道


陣子,好像從某一個瞬間開始,就這樣突然間少爬了些山,好像過去總總恍如昨日一般,雖然如此,回想去年的這個時候,正是火火紅紅的參加了許多的活動,到了去年,真是寥寥可數的可憐。

過完年,眼看著月底的北大武山即將到來,說甚麼也得先動動身體才行,先前研究過這條路線(註一),大約是條全程10公里,高度差400公尺的路線,怎麼樣都沒有理由不能完成吧!就拿這條庚子寮古道、石笋古道當成是行前訓練,如果你連這條路都走不好的話,會有退出北大武山行程的覺悟。
DSC06474


午先是從雙溪車站出發,累累走過庚子寮古道、南草山古道,然後在燦光寮六號的水池邊休息。

中午,喝過上好西西里親手採的嘎拉賀紅茶,爬山就是要這樣的悠遊山林間,不然悶著頭走,真的要有過人的毅力和耐力才行,咱們一陣飯足茶飽後,目送北岳的前輩們先行後,燦光寮6號民宅的水池漸漸歸於平靜後,我們也隨後整裝,由民宅開始出發,
DSC06309DSC06329DSC06331


午續行石笋古道,但是,這個字「笋」是甚麼意思呢?

笋 sǔn ㄙㄨㄣˇ | 漢典
  1. 竹子初從土里長出的嫩莖、芽,又稱“竹筍”,可以做菜吃。可食用者主要有“毛竹筍”、“慈竹筍”、“麻竹筍”等。
  2. 竹子的青皮:~席(用竹青編成的蓆子)。
  3. 古同“榫”。
  4.  English: bamboo shoots

大致上,「笋」=「筍」。

顧名思義,大致是說有像竹筍般尖頂的山,也含有種植大量竹子的涵義吧。


笋古道,也是「石筍古道」,位於新北市雙溪區的牡丹里, 曾是雙溪、牡丹、燦光寮各聚落間往來的古道。


石笋地名的由來,是因該地有一酷似竹筍的山峰而得名。應該是石笋公、石笋媽,兩座尖峰,來看看咱們的專家mori,對石笋古道的介紹。


石笋聚落,位於新北市雙溪區牡丹里境內。石笋地名的由來,據石笋30號連姓的居民的說法,是在家後方有一公和一媽兩座尖石。

此處開發甚早,史學家唐羽所其著《雙溪鄉志》上記載,遠在清道光末年已有張姓的居民移入,以種茶葉和大菁為主。

到了日治時代,九份、金瓜石 、武丹坑的金礦業興起,居民曾達六十九戶,人口近七百人。大多以從事礦業工作有關,在民國67年以前此地曾設有燦光寮村。不過隨著礦業沒落後,聚落居民紛紛搬離,目前只剩下十多戶人家,同時也併入牡丹村。

而石笋古道,顧名思義就是通往石笋聚落的一些舊路,目前岳界這地方古道命名有些的混亂,讓人頗感到困擾。筆者以一個在地人的看法,將路線分為三線,

  1. 從牡丹車站 進入稱為牡丹線
  2. 從石笋大橋過去稱為石笋大橋線
  3. 從三叉港口大觀寺入山稱為大觀寺線。”


引了這麼一段,其實可以經由這條古道,由牡丹,經古道通往濱海的澳底、雙溪、燦光寮等地。應該比較可以稱得上是“牡丹古道”。

而早上的庚子寮古道、南草山古道,在mori的解釋是,算的上是大觀寺線的一部分。

那距離呢?會不會太遠?

其實路線都還算適中的,而路線是從怡人的泥土路山徑、過溪、產道、接往牡丹為止,雖然你今天僅僅是走了山徑的一部分,大約是5公里的路!已經是不可多得的悠遊行了。



DSC06358著涼風,陰陰的天開始走,一路緩下,山徑也比上午得來的好走些,沒多遠,經過土地公廟 ─ 福安宮,修建於民國丁巳年(54年),有一常見的土地公對聯:

戶內時添福,堂中日進祥。

保存的還挺完整的,如是按照過去的規模重新修建的話,依然可以感受到這一帶香火興旺的聚落。

離開福安宮後,山徑緩下坡,沿途還需要過牡丹溪幾次,今天上午才下過雨,現在溪水較大也是蠻平常的,好像穿雨鞋是相當自然的事。

沿途處處可見竹子,一叢一叢的,路跡明顯但不免有夾雜著泥水,更多的驚喜是古厝。

從廢棄的石厝,依稀感受到往日的繁盛,瞧著那一塊塊方正且重的石材,不知花費多少氣力才能運到這裡,蓋起豪邸,然後頹敗,廢棄。

安哥也在附近發現十分完好的薯榔(註三),這也是染料的一種,薯榔的心還是中國紅,相當顯眼的顏色。

想想附近還有個的平溪的薯榔尖也不會覺得奇怪,早前這裡的輕工業─紡織、染布,應該相當興盛。
DSC06397DSC06401
赤赭色的薯榔─傳統染材 -- 薯榔染 
薯榔(薯莨) 別名:薯榔藤、裡白葉薯蕷、薯榔、紅孩兒 (註三) 


開了廢棄石厝,景色開朗,山徑交雜的淙淙溪水聲,透涼的空氣,走起來完全不會出汗,真是走山徑最享受的時節。

繼續過溪,走著爛泥,十分鐘不到,又見一古厝,只是地基更大,構造更完整。

瞧著方位,房子的格局應該是坐北朝南,冬暖夏涼的格局,也有抵擋酷冷多雨的東北季風的構思,古厝內也有個更完整的古石磨,一大口日治時期留下的清酒瓶,想在濕冷的冬夜,溫壺好酒,與友同飲,該是多麼的快樂。

回頭看看路標,這裡可是上等的地點,幾條路線的交會,
  • 往西南可到牡丹,
  • 往西北接古道由石笋古道轉牡丹古道到雙溪、
  • 由石笋古道接楊廷理古道、甚至尚可北接燦光寮古道,

交通十分便捷。

DSC06445DSC06446
 01:02pm  古道三叉路口,左下到「石笋尖,牡丹車站 2008.6.15」。



古厝,想起上午的庚子寮古道,剛過庚子寮山不遠,經過廢棄石厝,大簇竹林叢,沿石階而上,在在都是先人在此坐落的遺跡,安哥還把廢石厝的古石磨找出來,說道土牛兄一定也很喜歡這麼古老的石磨,還保存這麼完整,真不容易,

另外,安哥還介紹這石厝,以及建築工法,根據石頭以45度交互堆砌著的古老工法,實在不多見,其結構強度及施工困難的程度,都比一般的石頭直鋪的來的複雜許多,結構上來的更加穩固,另外評估著宅邸的大小,大致推想應該是大戶人家,還不到最頂級的豪宅,但是肯定像是現在居住在大安區的好人家。

這廢棄石厝前方,就有一大叢上百根竹子,看來真是跟著竹子走,就有人的蹤跡。

我聽得入神,光是這石厝也該有百年而不毀,就覺得驚嘆那先人未知的古老智慧。

在這裡停的久一點了,這也是我喜歡的登山類型,走走停停看看想想待待拍拍混混,可惜地濕,沒法子來個早茶,不過,最後還是不捨地離去。

DSC06239DSC06243DSC06246




頭查了些資料,知道東北角的石頭屋也是十分有特色的,像是早上在庚子寮古道看到的石厝,那45度交互堆砌著的古老工法,也稱為人字砌,象徵「人丁興旺、生生不息」。

後來在石笋古道古早人的石厝群,也是交互著人字砌平砌

石頭屋的砌石工法

石頭屋砌石的工法,依據砌石的部位、興建房屋時屋主的經濟能力而有所不同

  • 如「人字砌」必須取得大小、形狀一致平整的石材,通常屋主的經濟能力較佳,
  • 而以「亂石砌」砌成的房屋,有的時候,是屋主有經濟能力、取得石材就蓋一點,沒有能力的時候就停下來,慢慢蓋起來的;
就因為這些差異,一個聚落在形成的過程,就出現各種不同樣貌的房屋,這與使用現代技術修繕起來的房屋,有一個截然不同的過程。”


DSC06256
庚子寮山附近古厝,包含:人字砌、平砌。
DSC06443
三叉路口的古厝,包含:人字砌、平砌。


後,再怎麼喜愛也得回頭,不過回頭話,以我們今天的行程,其實加走個石笋公(H322m)、石笋媽(H310m),也還算充裕,只是原路去回罷了。

回頭看看原定行程(註一)才知道,原來行程已經加入石笋公、媽的路線,可能是山徑泥濘吧,雖然沒走,也無妨。

最後再過溪,還是有廢石厝,只是已經沒有先前得來的完整,一路沿著稜線緩緩而下,路旁也經過一座小山。

石笋尖,,約269m,土地調查圖根點。

DSC06514DSC06516DSC06517

這座雙溪的石笋尖,比起平溪的石筍尖,雖然都叫做“石筍尖”,可卻是大大不同,一想到上次和老弟爬北稜的驚心拉繩,就不知覺的打起寒顫。

走過石笋尖,今天行程大概也差不多結束,看看時間,才上午兩點左右,這可是當時我們四個都沒想到的吧!

幾分鐘後,穿過竹林,接回牡丹的產道,已經看到牡丹平靜的城鎮,還有淙淙的牡丹溪,一階一階的隨著自然工法的渠道,緩緩流入下游。

不一會兒,已經看到牡丹車站,既然可以搭火車,就和哥與安哥和朋友道別,心裡有些不好意思,想想穿雨鞋踢這段道路也是奇怪。

就搭著電聯車回台北。

結束了今天從雙溪走到牡丹的山徑之旅,想想真的是回味無窮。



後引一段安哥的感言,來為今天的行程做個總結。


“天氣很詭異;平溪滿天烏雲,進入雙溪開始飄雨,停好車正好落雨紛紛!後來的行程裡爬到高處,才知道雲層很低,一聚攏就飄雨,時而散開,陽光就灑了下來.

7-11會合後表決,10個人裡有菲力普/千山/張銘欽和我共四人依預定計劃行動,其他人則轉移目標尋歡作樂去也。

劉老大還好心載我們到大觀寺上方,產業道路的盡頭,省掉一大段原先要壓的馬路。牡丹古道一開始就是倒竹/芒草和灌木阻路,只好一手撐傘一手揮砍,直到庚子寮西南峰(左右兩線會合)後路況才轉好。

和上星期天三叉港古道相比,前者經過的聚落較大,連絡的道路大多鋪有石板。古道都略有坡度,不易積水也不泥濘。牡丹和石笋古道則穿越許多廢梯田,田土積了水變濕軟。若干落差處鋪設石階以外,大部份是泥土路。經過的古厝頹圮已久,不過我們還發現遺留下來的整座石磨哦!

上午就這樣在細雨霏霏中走完牡丹古道,抵達燦光寮6號民宅。北岳約30人的大隊人馬,已經在這裡休息用餐。和久不見的Mpro打招呼,他們將借道楊廷理古道,向東行下到貢寮澳底漁港。


下午的石笋古道橫越多道溪流(牡丹溪上游),依然是荒蕪的廢耕地和殘破的古厝,一叢叢茂密的長枝竹和桂竹林。經過北岳60條腿踩踏,路跡明顯卻也更泥濘難行,還好雨終於停了!

燦光寮6號民宅及石笋尖前(登頂2分鐘)視野很好,後者從交錯的群山看去,石笋就活脫像個剛冒出土的竹筍。再下坡約20分鐘就接上產業道路了。踢到牡丹車站時,菲力普和千山上火車回台北,張銘欽和我兩人繼續沿著102號縣道走回雙溪火車站。

本次行程共10公里,總爬升341公尺。”

2012/2/14 20:09
DSC06126


記:也是一樣的情形,再次請您原諒我在此任性的分開這次行行程,分成上下兩次紀錄。而這紀錄是下集。


請看看【新北雙溪】石笋古道 (牡丹古道),沿途有別以往不同的東北角石屋的景色。

DSC06100DSC06101DSC06102
庚子寮古道入口,也是大觀寺線入山徑處。
DSC06239DSC06243DSC06246
庚子寮山附近的石屋
DSC06248DSC06252

DSC06310
燦光寮六號的水池

DSC06308DSC06314DSC06317

DSC06325
燦光寮六號前的展望,前面是牡丹的群山。

DSC06334DSC06339

DSC06341
應該有含到石笋公、石笋媽等山!

DSC06345DSC06348DSC06353
記得轉彎,往下左方向走石笋古道!

DSC06354DSC06356DSC06357
12:19pm  土地公廟。福安宮 石笋古道起始。
修建於民國丁巳年(54年),有對聯「戶內時添福,堂中日進祥。」

DSC06363DSC06364DSC06365

DSC06368DSC06369DSC06370

DSC06371DSC06372DSC06375
 12:44pm  連續過溪。

DSC06376DSC06377
過溪。

DSC06380DSC06383DSC06388

DSC06389DSC06390DSC06394

DSC06408DSC06409DSC06410

DSC06413DSC06416DSC06418

DSC06420DSC06424DSC06430


DSC06431DSC06434DSC06439

DSC06442DSC06443
 01:02pm  駁坎及石屋遺址,包含:人字砌、平砌。

DSC06447DSC06449
石笋古道附近古厝,平砌。

DSC06454DSC06456DSC06457

DSC06459DSC06460
石笋古道附近古厝,平砌。

DSC06461DSC06462

DSC06465DSC06466DSC06470

DSC06472
           01:17pm  過溪。



DSC06484DSC06483DSC06490

DSC06492DSC06498DSC06500

DSC06504DSC06505

DSC06506


DSC06510DSC06511DSC06512

DSC06519DSC06524
01:50pm  石笋尖,,約269m,土地調查圖根點。

DSC06528

DSC06533DSC06537DSC06542

DSC06544DSC06545DSC06547
02:22pm  接回產道,「牡丹高分9分6 ,FC60 CO 646」電線桿。

DSC06550DSC06551DSC06552

DSC06554DSC06556DSC06558

DSC06559DSC06560DSC06561
02:32pm  牡丹車站。

DSC06563DSC06565
02:40pm  電聯車來了,搭乘回台北。

DSC06566DSC06567
七星山竟一片然晴空。


延伸閱讀 / 參考資料

  1. 雙溪石笋古道 | 山通大海紀行 by mori
  2.  
  3. 獨步山林間447:庚子寮山  牡丹古道,庚子寮山西南峰,庚子寮山 [2005/8/14]
  4.  
  5. 獨步山林間664:石筍古道 石筍古道,石筍尖,石筍公媽,燦光寮古道 [2007/8/4]
  6.    
  7.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332)雙溪.牡丹古道
  8.  
  9. 楊廷理古道西段連走牡丹古道出雙溪車站@ mori | 登山補給站
  10.  
  11. 馬克經驗:1749.登山:石笋尖縱走楊廷理古道,順撿雞母嶺街基石--沿路洗泥巴
  12.  
  13. 090425 牡丹古道石笋古道 | 在水一方 碧連天
  14.   
  15. 石笋古道 | 就是愛爬山
  16.   
  17. 孫窮理, 苦勞網記者 |【馬祖,博弈中】專題系列四 ~有些事情 慢,才會快 | 苦勞網 
  18.   
  19. 孫家珍,《台灣石文化與傳統砌石技術之研究》,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環境藝術碩士論文,2012/6/1


    今日行程  總里程:8.9 (11.2) 公里;總時間:5 小時 38 分  總高度差:372公尺 (H21.7M ~ H393.7M)


               07:30am  台北車站,自強272次。

               08:30am  雙溪車站。

               09:07am  產到最後停車點,準備換裝。

               09:13am  古道與產道叉路,沿藍天隊指標「庚子寮水池,燦光寮6號 」

               10:13 am  古道叉路口,繼續沿著藍天隊指標直走。

               10:21am  似乎接回正路,古道叉路口,往左到「石笋古道,庚子寮山」。

               10:28am  庚子寮山西南峰,約310m,礦務課第八百六十號基石。

               10:39am  庚(火庚)子寮山,約315m,礦務課第四百八號基石。

               10:42am  續行可往燦光寮6號叉路。

               10:52am  駁坎。

               11:18am  南草山產道路底的燦光寮6號民宅。

               12:16pm  午餐後出發,下午續行石笋古道。

               12:18pm  古道叉路口,右下到「土地公,石笋尖,牡丹車站 2008.6.15」

               12:19pm  土地公廟。福安宮 石笋古道起始。

               12:44pm  連續過溪。

               01:02pm  駁坎及石屋遺址。

               01:02pm  古道三叉路口,左下到「石笋尖,牡丹車站 2008.6.15」。

               01:17pm  過溪。

               01:50pm  石笋尖,,約269m,土地調查圖根點。

               02:22pm  接回產道,「牡丹高分9分6 ,FC60 CO 646」電線桿。

               02:32pm  牡丹車站。

               02:40pm  電聯車來了,搭乘回台北。

     


    註一:結束!2/12(星期日)雙溪區牡丹古道石笋古道 |  上午班活動討論區 | 亂集團論壇

    預定路線:
    雙溪車站→大觀寺→牡丹古道→庚子寮山→燦光寮6號→石笋古道→石笋公媽→石笋尖→牡丹車站

    里程時間: 約15.5K/7小時

    個人裝備:
    小背包/背包罩/雨具/登山鞋或健行鞋/綁腿/登山杖/手套/頭燈/備用電池/午餐1份(開伙)/個人碗筷/行動水/公水1公升/個人藥品/垃圾袋/防蚊液/下山後更換衣物及便鞋(置車上)

    集合時間地點:
    am 07:30捷運新店站鵲橋邊道路

    參加人員及車輛:

    1. 安哥(車)/張銘欽(友)
    2. 08:30雙溪火車站:Mei/Gary/千山/菲力普/土牛/劉老大/Alice/西西里

    攜帶器材及公用裝備:
    安哥:瓦斯爐/瓦斯1罐/雙層套鍋/草刀/茶葉

    參考資料:
    blog.yam.com/amjads/article/20590498


    註二:(五012) 牡丹-石尖-南草山-三叉港-雙溪車站 (五012) 牡丹-石尖-南草山-三叉港-雙溪車站 | 藍天圖集 | 登山補給站



    薯榔(薯莨) 別名:薯榔藤、裡白葉薯蕷、薯榔、紅孩兒   

    薯榔屬於多年生的藤本植物,生長於全臺灣的中低海拔山區,塊根如山芋般龐大,中腹膨脹隆起。莖如藤蔓一般,會不斷向上蔓延,莖上有刺易於辨別。葉為長橢圓形,先端尖狀,夏日開小花。 薯榔塊根的內部為紅肉多汁的纖維,表皮厚粗糙,不可食用,粗大的塊根富含膠質,是臺灣原住民最常使用的染材。

    染色時,先將薯榔削去外皮,並切砍成細條狀,放入木臼中搗擊,然後將麻線放入染色。由於薯榔的紅色汁液含有豐富的丹寧酸並帶有黏液,可使麻線的纖維變得堅韌牢固,同時具有防潮與防蟲的功能。 薯榔也是傳統織品『湘雲紗』的染材,使用鐵媒染可染出深邃絕美的黑色。 染色部位:塊根
    DSC06398DSC06401



    ↓2012-2-12 從雙溪車站走到牡丹車站 【新北雙溪】牡丹古道、石笋古道 行旅圖
    2012-2-12map


    ↓2012-2-12 從雙溪車站走到牡丹車站 【新北雙溪】牡丹古道、石笋古道 高度圖
    2012-2-12height


    ↓2012-2-12 從雙溪車站走到牡丹車站 【新北雙溪】牡丹古道、石笋古道 GPS航跡檔


    ↓2012-2-12 從雙溪車站走到牡丹車站 【新北雙溪】牡丹古道、石笋古道 照片集

    ↓2012-2-12 從雙溪車站走到牡丹車站 【新北雙溪】牡丹古道、石笋古道 Everytrails

    新北市雙溪:牡丹古道、石笋古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