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這正是我等了三年的宋江陣,終於,我又回到這裡來看你了!
*
.............................
它就是最具「台灣味」的古傳民俗表演。在群眾中觀戰,不忘拍手的阿伯仔這麼認為,前面多位拿著數位相機錄影的信眾說,3年才一次的大台南刈香廟會中要看這麼精采的藝陣表演,今年總算在南勢「九龍殿」宋江陣中找到,實是不虛此行。
鑼鼓,是宋江陣裡頭的精神戰鼓,幾位拿著鑼鼓賣力敲打的「打手」雙手連續數小時從不停歇;
頭綁黃巾、戴著高倍近視眼鏡,要和有3百多年淵源的宋江併在一起或聯想作伙實是有困難;倒是從摧神鼓動人心震奮的鑼鼓聲響裡找到昔日戰爭保家衛國精神,倒是有點意思。
”
*
回來看台南西港慶安宮刈(音:“掛”)香繞境,有一個特別的理由就是為了看陣頭而來,每三年應該都看到的,熟悉的有像是:蜈蚣陣、八家將、宋江陣、花鼓陣、素蘭陣、十二婆姐、公背婆、牛犁陣、金獅陣等熟悉陣勢,好不熱鬧。
你連想都不用想,宋江陣一直是陣頭裡的陣頭,雄介有台灣這一味,也是所有人目光的焦點,宋江陣有一點江湖的味道,有一點群起結義的情感,也有一股壯聲勢的氣魄,任何人看了都想一直跟著看下去。
『宋江陣是一種結合古中國武術和藝術的民俗表演,最早出現於明末清初,相傳是少林五祖拳祖師蔡玉川所創,由一些愛好武術者在廟會廣場表演各種武術招式。
表演時人數不拘,男女皆可,通常以三十六人、七十二人為主,甚至百餘人,但以一百零八人為大忌。以前民間傳說地方上有亂事,以宋江陣武師可以執干戈以衛社稷。
歷史
歷來關於宋江陣的源流,眾說紛紜。
根據〈宋史、侯蒙列傳〉中所載:「宋江寇京東,蒙上書曰:『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軍官數萬無敢抗者,其才必過人。今青溪盜起,不若赦江,使討方臘以身贖』。」
歷史上的確是有宋江這號人物。又是其被塑造成為梁山泊中的龍頭老大,帶領梁山一零八條好漢的種種事蹟情節,卻是經過不少作家的附會傳鈔而形成的。
由於宋末到明朝、清初之際,官府對人民的壓榨欺迫,使的水滸人物所標榜的「替天行道、忠義雙全」的口號,深為百姓所認同。人們引領期望這些英雄豪傑能夠主持公義,懲兇除惡。於是將其眾神話為「天兵神將」,或為「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化身,或是「一零八蛇神」的轉生等。賦予其宗教地位,具有驅魔除邪、保衛人們的法力,「宋江陣」也就因此成為鄉里武館訓練仿效的地方武陣。
陣型
宋江陣的陣形,傳係出自小說《水滸傳》宋江攻城所用的武陣。宋江陣融入金獅、白鶴等瑞獸繁衍出「金獅陣」及「白鶴陣」,三者合稱為「宋江三陣」。
看著這群佳里九龍殿的兄弟,在三王爺面前熟練的操著宋江陣,架著一棍一刀一氣勢的,有著一股親切歸鄉的感覺,雖然你知道你也只會在這裡─七股市場南千宮頭前站著,每隔三年會想再回來一次,不知道以後還有多少次,盡可能地做到,不僅想看看自己和這塊土地的連結,想看看岳父這輩子投入的心力、還有你那少年的爐主兄弟之外,還有這些一群在南臺灣打拼的子弟們。表演時人數不拘,男女皆可,通常以三十六人、七十二人為主,甚至百餘人,但以一百零八人為大忌。以前民間傳說地方上有亂事,以宋江陣武師可以執干戈以衛社稷。
歷史
歷來關於宋江陣的源流,眾說紛紜。
根據〈宋史、侯蒙列傳〉中所載:「宋江寇京東,蒙上書曰:『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軍官數萬無敢抗者,其才必過人。今青溪盜起,不若赦江,使討方臘以身贖』。」
歷史上的確是有宋江這號人物。又是其被塑造成為梁山泊中的龍頭老大,帶領梁山一零八條好漢的種種事蹟情節,卻是經過不少作家的附會傳鈔而形成的。
由於宋末到明朝、清初之際,官府對人民的壓榨欺迫,使的水滸人物所標榜的「替天行道、忠義雙全」的口號,深為百姓所認同。人們引領期望這些英雄豪傑能夠主持公義,懲兇除惡。於是將其眾神話為「天兵神將」,或為「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化身,或是「一零八蛇神」的轉生等。賦予其宗教地位,具有驅魔除邪、保衛人們的法力,「宋江陣」也就因此成為鄉里武館訓練仿效的地方武陣。
宋江陣的陣形,傳係出自小說《水滸傳》宋江攻城所用的武陣。宋江陣融入金獅、白鶴等瑞獸繁衍出「金獅陣」及「白鶴陣」,三者合稱為「宋江三陣」。
操演
拜旗是指由36將分列兩行,由執旗、斧者率領,所有的兵器高舉晃動、敲擊出聲,陣員高音吶喊,以壯聲勢。旗、斧以連續三次的「左青龍、右白虎、踏中宮」動作行禮,這個禮儀通常是用來參拜神明、接駕接陣或者迎接貴賓。
拜旗是指由36將分列兩行,由執旗、斧者率領,所有的兵器高舉晃動、敲擊出聲,陣員高音吶喊,以壯聲勢。旗、斧以連續三次的「左青龍、右白虎、踏中宮」動作行禮,這個禮儀通常是用來參拜神明、接駕接陣或者迎接貴賓。
而在台南佳里區南勢村的九龍殿,從古早就組過宋江陣,起初是參加佳里金唐殿的刈香,「蕭壠香」中斷之後,轉而參加西港香,後來九龍殿宋江陣也中斷了,中斷了三十二年,一直到民國六十八年才又開始籌備,並參加當年的西港己未香科一直到今天都如此。
*
*
以下是一些當時看到的一點紀錄,當成是壬辰年台南西港慶安宮刈香繞境紀實之一。
玉敕七股市場南千宮
*
南勢九龍殿宋江陣頭 ~壬辰年台南西港慶安宮刈香繞境
*
延伸閱讀:
- 【台南七股】三年一科的「西港刈香」遶境~~「第一日香」於七股市場南千宮記實~~威風凜凜的宋江陣(1/2)
- 【台南七股】三年一科的「西港刈香」遶境~~「第一日香」七股市場南千宮記實~~「押陣三轎」:保生大帝、代天巡狩、天上聖母~~王轎駕臨(2/2)
- 西港慶安宮
- 西港玉敕慶安宮官方網站-台灣第一香
- 大台南 佳里區 南勢 九龍殿 |明 鄭-陳永華首建 - 鳳山寺後稱全臺開基-永華宮[ 尊王祖廟 ]
*
西港玉勅慶安宮歷史沿革
2.西港刈香行之有年,早已建立一套完整的典章制度,刈香一展開,即循序進行,有條不紊,緩急有節。三日刈香皆由 「請旨領令」開始,接著「拜廟出香」,然後依路關圖「出巡遶境」,最後返回西港「入廟繳令」。
3.刈香的主軸在於出巡遶境,逢庄遶庄,逢廟拜朝,對香境九十六村鄉展開為期三天的巡遶,一方面希望藉由媽祖與千歲爺的蒞臨,收瘟除疫、鎮庄祈安;另一方面則藉此達到各庄各廟間的聯誼,促進西港香境的團結
4. 西港香科大醮典的兩大主軸,一是刈香,另一項則是王醮;王醮以「請王」為始,以「送王」為終。「請王」就是迎請值科千歲爺代天巡狩西港香境驅瘟除疫、祈安保境,每科迎請三尊千歲爺。
活動名稱:2012年壬辰香科刈香活動
活動期間:101年5月2日(星期四)至5月7日(星期一)(農曆四月十二日至四月十七日)
活動內容:
1. 101年5月2 日(星期三) 請王(下午6時由慶安宮起駕到王船地供請千歲爺開光點眼)
2. 101年5月3 日(星期四) 請媽祖(往媽祖宮鹿耳門天后宮恭請開基媽祖)王轎早上五點起駕
3. 101年5月4 日(星期五) 繞境第一日香,王轎早上六點起駕
4. 101年5月5 日(星期六) 繞境第二日香,王轎早上六點起駕
5. 101年5月6 日(星期日) 繞境第三日香,王轎早上六點起駕
6. 101年5月7日(星期一) 送王、王船,上午八點起駕。點起駕。
歷史典故
西港慶安宮的香科醮典每三年舉行一科,一般叫「西港仔刈香」,俗稱「西港仔香」,
起源於乾隆49年(1784年)八份姑媽宮甲辰科的香科繞境,
道光3年(1823年)第14科起由慶安宮接辦。
主要內容包含「刈香」遶境和「王醮」祭典,屬「香醮合一」的信仰活動,
範圍橫跨曾文溪南北兩岸96個村莊,台南市西港、佳里、七股、安定及安南等區。
西港仔香已有二百多年歷史,被稱為「台灣第一香」,文建會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資產。
地址:西港鄉慶安路32號
電話:06-7952034
註二:南 勢~ 九 龍 殿 ~ 主 祀 謝 府 元 帥
~ 九龍殿 沿革 ~
位於台南縣佳里鎮的南勢九龍殿,是一間香火鼎盛的廟宇,供奉謝府元帥,是佳里鎮的
「十七角頭廟」之一。所謂的「角頭廟」,就是古時候村莊的信仰中心,以前佳里鎮
共有二十四個村莊,十七個角頭廟,而九龍殿正是其中之一。
九龍殿歷史悠久,經過當地居民齊心合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多次集資增建、翻修,
現在的九龍殿擁有十分清淨優雅的環境,古樸中帶有莊嚴清聖的氣息,在這裡可以放鬆精神,沉澱心情。
九龍殿廟前有一大片廣場,單車族可以在此停車休息,並且參拜神明,祈求謝府元帥的保佑。
九龍殿旁有一棵百年大榕樹,被信眾尊奉為「榕樹公」。由於榕樹公的樹圍粗壯、枝葉茂盛,
廟方還特地在榕樹公的旁邊圍起矮牆和警示燈,以避免來往的車輛不慎撞上。
到這邊來的朋友,除了參拜神明之外,也別忘了和榕樹公打個招呼喔!
註三:宋江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宋江陣是一種結合古中國武術和藝術的民俗表演,最早出現於明末清初,相傳是少林五祖拳祖師蔡玉川所創,由一些愛好武術者在廟會廣場表演各種武術招式。表
演時人數不拘,男女皆可,通常以三十六人、七十二人為主,甚至百餘人,但以一百零八人為大忌。以前民間傳說地方上有亂事,以宋江陣武師可以執干戈以衛社稷。
發展
台灣廟宇香火鼎盛,宋江陣大都流傳於嘉南平原以南的農村,並以台南、高雄兩縣市最多,早期屬於農閒時期農村子弟學習武藝的活動,
日治時代,因高壓統治,取而代之成為宗教活動酬神娛人的武術表演性陣頭。
戒嚴時代,宋江陣因需使用刀械,所以遭到政府刁難或禁止。
宋江陣通常附著於寺廟,成為神佛駕前的藝陣,
最具有盛名的首推高雄縣內門鄉宋江陣,內門鄉內有「內門紫竹寺」及「南海紫竹寺」,推動民俗江陣古老文化的傳承不遺餘力,有一百四十餘年歷史;而另一個頗具特色,且有百年歷史的宋江陣,則推屏東縣東港鎮的下頭角宋江陣,該宋江陣除了傳承完整的宋江陣出陣之陣形外,出陣時所有成員皆譜上宋江陣遠古主角的臉譜與穿著彷遠古戰服,是該宋江陣的一大特色。雖宋江陣發源於中國,但目前已經佚失;台灣則保留了大量且完整的陣式,目前台灣高雄內門宋江陣指導廈門宋江陣,使宋江陣今得以重現。
台灣廟宇香火鼎盛,宋江陣大都流傳於嘉南平原以南的農村,並以台南、高雄兩縣市最多,早期屬於農閒時期農村子弟學習武藝的活動,
日治時代,因高壓統治,取而代之成為宗教活動酬神娛人的武術表演性陣頭。
戒嚴時代,宋江陣因需使用刀械,所以遭到政府刁難或禁止。
宋江陣通常附著於寺廟,成為神佛駕前的藝陣,
最具有盛名的首推高雄縣內門鄉宋江陣,內門鄉內有「內門紫竹寺」及「南海紫竹寺」,推動民俗江陣古老文化的傳承不遺餘力,有一百四十餘年歷史;而另一個頗具特色,且有百年歷史的宋江陣,則推屏東縣東港鎮的下頭角宋江陣,該宋江陣除了傳承完整的宋江陣出陣之陣形外,出陣時所有成員皆譜上宋江陣遠古主角的臉譜與穿著彷遠古戰服,是該宋江陣的一大特色。雖宋江陣發源於中國,但目前已經佚失;台灣則保留了大量且完整的陣式,目前台灣高雄內門宋江陣指導廈門宋江陣,使宋江陣今得以重現。
*
【台南七股】七股市場南千宮 Google Map
View 台南七股市場南千宮 in a larger map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