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山脈多山。這些山,可是皮的很哪,像181個孩子從地上爬起,高高的不肯下雲來,其中的69座爬得峻拔,人稱「百岳」。在山脈北邊的山群,管她們叫北一段,北二段,北三段,那南邊的呢?就稱南一段,南二段,南三段。
你蹲在北方澳附近,手圈著腳,下巴磕在膝蓋,凝望霧氣中翻動的山,胡亂想她們怎麼來的、會怎麼去?但你想像力太貧弱,看不穿,想不透,只能站起身,奮力地展開雙手,安靜陪伴大山的無窮變化。
除此之外,還有四個任性的山群,鄉民看了也不禁退避三舍,都管他叫「四大障礙」,像是:奇萊東稜、干卓萬群峰、北二段及南三段 (丹大橫斷);原因無他,光前面三個的破碎地形,就讓你吃不消。若不是有通天飛躍的本事,那就是非得要藝高膽大的人,才能不眨眼的平安通過。
不過這樣也好,反正她們都是大山了,範圍比想像力還大,當你神遊其間,真像走在自己的夢中。那夢裡,汪洋的箭竹海裡沒有海岸線,飛鳥在林間中跳躍著,珍獸在雲海上對著月亮和繁星唱合著。還有,在某個暗夜裡,山羌山羊的叫聲傳遍千里,將這181條堅硬的山弦敲出柔軟的音符。慢慢地,歌聲滲透到你夢裡,像清風流水一樣自在。
1
這次,懷著崇敬的心,仰望著這次爬的山:干卓萬山;在北三段附近,這裡是中央山脈脊樑中段,列名百岳的有卓社大山、干卓萬大山、牧山等名山,也是守護武界部落的布農族聖山。
其中有名的鋸齒連峰共十八座,讓過往山客上上下下,堪稱一絕。此外從這裡東望太平洋、西望的南投日月潭山區,往北往南的台灣屋脊山脈,視野十分廣闊。


2
進出干卓萬縱走行程,目前通常有三條路線:1.萬大林道、2.武界林道、3.丹大林道。山友可依需要選擇自己喜歡的路線攀登。
你看過所有干卓萬山群峰的紀錄,第一晚的紮營點:不外乎是睡在十粒溪源營地,或是更接近干卓萬山的乳形峰營地…
進出干卓萬縱走行程,通常有三條路線:1.萬大林道、2.武界林道、3.丹大林道。山友可依需要選擇自己喜歡的路線攀登。目前大部份的登山團隊都選擇以萬大林道為進出干卓萬群峰的攀登路線。
所以也建議也許可以紮營在有豐沛水源的十粒溪源營地,然後第二天單攻來回…第三天才撤回。(註一)
預計行程:
D1:親愛國小→9.1K行車終點→環形營地→獵寮營地→十粒溪源營地(紮營)
D2:十粒溪源營地→乳形峰營地→干卓萬山→十粒溪源營地(紮營)
D3:十粒溪源營地→獵寮營地→環形營地→9.1K行車終點→赴歸
另外進入干卓萬山需辦理甲種入山證(以上可在警政署網路辦理,遞件手續須於入山之日前3日至30日內提出(不含週休及例假日),餘概不受理。
查了過去的行程,建議這次行程是三天兩夜,其中的兩夜預計是要睡在山裡,可想而知帳棚是少不了的裝備。
這是你自以為是的向雄哥建議的如意算盤,其實這次,並沒有照著計畫走…



3
出發前的準備工作,還是一樣的繁雜,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依約如期在北投捷運站,和雄哥和志恆集合,一起撘著雄哥的車,往南投仁愛鄉的親愛國小出發。
一夜好眠,一早5:00am起床,總共睡不到3個小時吧,整裝後,繼續搭車往萬大林道9.1K登山口前進。
登山口資訊:
開車沿國道3號中橫系統接國道6號下埔里端交流道,接台14線往霧社,再轉投83鄉道往奧萬大方向。經萬大水庫,再到萬大林道(投83縣11.5K多左右),
萬大林道入口即在國小旁, 全長40K,沿路經南投縣仁愛鄉親愛國民小學萬大分校→右轉萬大林道起點→林道9.1K行車終點。
不過小轎車要進入萬大林道似乎有些困難,主要因有多處路基損毀落差頗大,兩輪傳動較亦陷入泥寧之中,建議開4WD車子。親愛國小至登山口,前段路況尚好,後段有些泥濘。
雖然說車行終點在9.1k的登山口,因為大約8.5K處路基凹陷車行不易。凹陷處窄於車輪軸距,所以在此先下車,多踢個20~30分鐘的林道…
雖然說車行終點在9.1k的登山口,因為大約8.5K處路基凹陷車行不易。凹陷處窄於車輪軸距,所以在此先下車,多踢個20~30分鐘的林道
不過因為這萬大林道的開頭,路還算完整,只有悶著頭,背著18公斤以上的重裝,緩步前進。
這個時候自己可能還沒意會到這次的行程…多少以為和一般的百岳路線相當吧…
你自己老實說,你是不是有一點點太輕忽這四大障礙路線?





4
清晨,天矇矇亮,看到相當完整的萬大林道,一時間見獵心喜,心理又樂觀的覺得自己沒有辦不到的事,完全把甘卓萬山路線中可能的困難點給忽略掉…



開始的重裝背起來感覺還好,雖然背上帳棚睡袋等四天糧食,夯不郎當也有17~18公斤吧,應該是超過你的背負能力一點點吧…雖然如此,走起來並不顯得太累。大概是這林道是緩上波的路線,加上萬大林道的路況維持的還是十分良好,走起來還算愜意。
萬大林道9.1K,有一較大空地,迴車處即為這次原來的登山口。略為小休後續行。
沒一會兒已經看到柵欄綠色鐵皮屋,還是沿舊林道緩上,一路皆有水管伴行,芒草叢生,不過天氣陰陰的。三個人走在一起,感覺很好…
因為狀況還不錯,走在前面,也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前進,途中林道或有損毀的地方,並不多,小心通過應該沒有大礙…
雄哥一路上在林道可能的分叉點,細心的綁上路條,看著黃色的布條寫著「黑熊」,即使是回頭也不會擔心走錯路。










5
走過三來稜山,沒過多遠,就可以看到水源1 (H1,764m),這條林道上有不少活水源,應當不用考慮背水的。
就這樣,一路好走的走上接兩段捷徑縱接林道,省下不少U型林道繞行的時間,然後在至高的展望點回頭俯瞰碧綠的奧萬大水庫,然後好整以暇的經過,
《造林鐵牌:濁水溪第10林班,種植扁柏、紅檜、台灣杉,面積59.83公頃,日期62年2月》
,最後到林道終點H2090M,前行約10公尺有穩定水源,自此轉入真正的登山步道。你們三個在路旁空地休息午餐…
「這裡幾十年前,在林道還通車的年代,這裡才是登干卓萬山的登山口。」雄哥解釋。…就在這裡煮起午餐…前行約10公尺有穩定水源,雖然取水要小心一點,不過有水萬事足…
續行(11:30am ),出發前,和志恆對了下地圖,目標是今天的紮營地十粒溪源營地…
根據上河的地圖和時間(註一),下午應該先到環形營地(55分鐘),獵寮舊址營地(110分鐘),十粒溪營地(110分鐘),這麼通通加起來的話,到今天的紮營地應該也下午五、六點了,應該是很拼的…你看了看GPS,上面也有神木,環形營地,和獵寮舊址營地,這距離看起來還好,如果路況依舊是那麼好的話。
根據上河的地圖和時間(註一),下午應該先到環形營地(70分鐘),獵寮舊址營地(75分鐘),十粒溪營地(110分鐘),這麼通通加起來的話,到今天的紮營地應該也下午五、六點了,應該是很拼的…
如果回頭看看早上的行程,上河估計由9.1K登山口到這裡約需110分鐘…你們從8.5K走到這裡登山口的時間,顯然超過不少…
雄哥在一旁抽煙的時候,可能略有所思…你在一旁吃著熱麵,沒多問。
不過你還是傻傻的,和志恆說…「拼拼看,拼一點應該沒問題…」
過了這裡後,就真的叫做「干卓萬山登山口」,大約也是過去萬大林道還可以通車的時候,在這裡下車準備上山,你們一行三人慢慢離開萬大林道後,這個路況顯然和想像中好走的林道,逐漸的拉開起難度…
以目標十粒溪營地來走,上路了。



6
從「干卓萬山登山口」一路過來,路況已經不比萬大林道好走,雖然知道高度差還要有300~400公尺的上升,心理上直覺問題不大,肩上背著18公斤的重裝,無暇顧及四周風景,就連拍照也收斂許多,只是四周霧氣慢慢上來,自己知道走的速度要維持一定才好。
在GPS航跡顯示的路徑中,先是有神木營地,這在上河的圖資中沒有提到,在登山口出發前和志恆琢磨著,就當有這一點吧,然後目標是70分鐘步程的環形營地,75分鐘步程的獵寮舊址營地 ,最後是110分鐘步程的十粒溪營地。
行走路徑先是經過扁柏神木區(12:28pm)。這區域的扁柏雄大特立,睥睨四方,幾乎不會輸給所謂的台灣20大神木,驕傲的不惶多讓,邊走著蜿蜒的步徑,一邊看著雄偉的扁柏,一方好像扁柏也看的你們,這遺世的山客…
然後你們也和上河地圖預計的期間差不多,大約走了約一小時後,在12:45pm 先到環形營地…
營地的環境良好,在這裡搭上五、六頂四人帳,應當沒什麼問題,營地還有營火燒燼的痕跡…猜想是個可以遮風避雨,十分好的營地。
林子的水氣逐漸顯得凝重,此時林子裡已經開始飄起霧雨,感覺也許下午應該會下起雨來,有一點小擔心,無訪。繼續上路…







7
過了環形營地後,慢慢的就出現一些較複雜的地形,像是大顆滑不溜丟的鐵杉倒木,或是細細碎石坡的小崩壁(02:03pm),走過來的時候精神還算不錯,所不以為意,不過想到如果是濕滑的天氣,就好比是你們回程的話,走起來就一定是十分辛苦…
這時候你就想起能那通天跳躍山壁的,還是那輕巧在地上爬的珍獸,能夠自在穿越這林間不墬,你只是凡人,只有拉了拉GoreTex外套,抹去眼鏡的水漬,撐著登山杖,繼續前行。
走到獵寮遺址營地後(02:49pm),雄哥示意你們紮營,這裡旁邊就有小溪活水源。H2421 m,不過營地的地不大平就是了…,搭兩頂三人帳有點勉強。上頭雖然有樹木可以遮雨,還是會透些雨水下來。
紮營的考量,大概一方面是從這裡趕到十粒溪營地還需要兩個小時以上的腳程(110分鐘),但是以你們的腳程應該遲一點,甚至會摸一點黑,另外是已經下起陣雨,這雨比霧雨大些,比起大雨要小一些。
紮營的考量,大概一方面是從這裡趕到十粒溪營地還需要兩個小時以上的腳程(110分鐘),但是以你們的腳程應該遲一點,甚至會摸一點黑,另外是已經下起陣雨,這雨比霧雨大些,比起大雨要小一些。
只休息一天,明天在很疲倦的情形下上干卓萬山,不見得是一個好方案。
另外更重要的是,因為你們不是走甘卓萬群峰的路線,紮營的越裡面,背出來的也越遠,反正目標是甘卓萬山,想到這一層之後,也覺得無所謂…能早一點休息總是好的…



8
剛剛搭完帳棚,雨就這麼唏哩嘩啦的打在外帳上下個不停,絲毫不留情面的下…
只好躲進帳棚休息,東摸摸西摸摸,啥事也不能做,也只能希望雨早一點停…現在想想,好像山神在勸阻你們回頭似的。其實這些天,也沒有其他的登山隊伍上山。
在非常濕悶的深山裡,濕的幾乎好像牆壁上都可以擠出一點水來…整整一個晚上都在聽著水聲,嘩~嘩~嘩~嘩~,永遠不停的在耳邊想著…仔細一點,你很難分的出是旁邊小溪的水聲,雨水打在樹葉上,還是雨水打在帳棚上的聲音…
在漆黑的帳棚睡的時候,還真的被帳棚上的水滴給滴醒,其實也是外帳拉的不夠撐,也是侷限於營地大小的關係,下回搭帳棚應該會更注意才是。
夜裡,有時聲音大到起身把手邊的衛生紙撕成兩半,把耳朵好好塞著,看能不能睡好一點…



9
雄哥約好隔天四點起床,準備今天輕裝上干卓萬山;計畫是加上昨天沒有走上的十粒溪營地,加上甘卓萬山來回…如果以上河的時間算…
去程(8小時10分鐘)
獵寮舊址營地(110分鐘)->十粒溪營地(240分鐘)->乳形峰東安營地(140分鐘)-> 甘卓萬山
回程(5小時50分鐘)
甘卓萬山(100分鐘)->乳形峰東安營地(150分鐘)->十粒溪營地(100分鐘)->獵寮舊址營地
從獵寮舊址營地來回甘卓萬山,不含休息時間,約需14小時的時間。不曉得,也許原本就是一個十分辛苦的行程。
應該要加上一句:如果天氣好的情形下。
10
清晨四點的獵寮舊址營地,黑暗裡,空氣中還是~嘩~嘩~嘩~嘩~的雨聲,分不清楚這雨是不是真的下的這麼大,三盞頭燈晃動著,輕裝,準備好一天的水和糧食,出發。
往十粒溪營地的路,沿途的登山條不算多,由雄哥當前鋒,你們三個走在一塊,在黑夜裡走起來並不那麼容易,有些路跡已經完全坍塌…而上切點在坍塌的另一方,有些路條已經年久,躲在箭竹身後,雖然一下子還看不到,定下心,稍微分工一下,還是找的到。
四點出發,你們預計六點到十粒溪,這也是按照著上河的時間表來估計,可是越是跨越著一些滑不溜丟的倒木,心理越是沒有底。
除了自己要小心之外,還得耐著全身的濕氣,謹慎的看著頭燈照射的區域,前進。
走這段路幾乎沒有什麼爬高,上上下下的前進,有時候上升了幾十公尺,然後下降…原本心理以為會慢慢上升到3000公尺以上,看著GPS高度指示維持在2500公尺附近,走起來難免有點氣餒。
不一會,看著雄哥在旁綁布條,同時說…
「Sam ,這裡應該是這段路的最高點,接下來就要下到十粒溪底。」
原來…爬山就是這樣,下去多少的距離,接下來就要連本帶利的陡上來討回,看著矇矇亮,而且對面滿是水氣的甘卓萬山…心理多少已經下意識的把皮扭緊一點,知道接下來的路不會太輕鬆。
不過在內濕外濕的山裡走了三個小時,不曉得是不是身體有了一些寒氣,還是早餐或是補充的不夠,其實繼續往上走的結果是並不好的。



11
從十粒溪營地往上就是毫不客氣的陡上,複雜的地形也變多,倒木,拉樹根,抓箭竹,不知怎麼的,就是覺得力不從心,雖然現在才上午八點,看著周圍霧氣茫茫,低頭看著GPS,想想如果回頭到獵寮營地的話,應該還要摸點黑才會到的了。
怎麼有一點「即使是登頂也沒什麼的。」的想法,想想在這樣的天氣,在伸手只見五指的稜線,而且稜線還括著強風和冰雨,還得趕著全身而退到營地…說實話,沒把握。
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隨身的相機已經悄悄收起來,準備用你全身的力氣,心無旁騖的走這段路…
已經沒有多餘空間去關心其他的事。
走著走著,突然之間在心理醞釀著想回去的念頭,不過還是默默地往上爬,只是對你來說越來越艱難。那種說不定回不去的感覺越來越強烈…
不過,還是吞著話沒提。
一直爬到大約2,780公尺,也就是距乳形峰下營地約100公尺(H2,820m),高差約40公尺的上切點,雄哥突然停下來等著你和志恒。
開了一次小組會議。
「看起來這個高度,還是一片霧茫茫。」
「是阿,對我來說,蠻辛苦的。」你說
「這裡快接近乳形峰下營地,然後看著GPS的航跡,上切道稜線後,還要好一陣子才會到甘卓萬山。」你說。
「算算時間,也許行到甘卓萬山約中午12點,不,也許要到下午1點;」志恒說。
「以今天的腳程,我們回到十粒溪營地可能會接近天黑的時候,再摸黑回獵寮營地。」志恒說。
「摸黑不是問題,只是這路實在是蠻濕滑的,下坡不大好走。」志恒說。
「看你們怎麼說,我都可以。」雄哥…
「如果要問我的意見,是想回去了。」你說。














12
1924年六月八日中午時分,喜瑪拉雅山探險隊伍中的諾埃爾.歐岱爾(Noel Odell,1890-1987)抬頭眺望,山上的雲層突然打開,他看見山頂岩壁上有黑點般的人影移動,他是這樣記錄的:
「十二點五十分,你發現第一塊埃佛勒斯峰確定的化石,正當你從狂喜中清醒過來,大氣突然晴朗清澈起來,整個埃佛勒斯峰頂稜線與峰頂頂尖都清楚可見。你的眼睛盯住了稜線下岩梯雪壁上的小黑影,小黑點正在移動。另一個小黑點也清楚了,它往上移動與第一個黑點會合於岩壁上。第一個黑點逼近岩梯巨石,很快地攀登上它,第二個黑點也接做了同樣的事。但這個迷人的景觀很快就又消失了,雲層再一次包圍了它。」
應該是世人對負責攻頂的馬洛禮和歐文的最後目擊,事實上攻頂的行動顯然是擔擱了,按計畫他們應該在早上八點就到達十二點五十分歐岱爾看到的位置。但上面的情況無人能知,在歐岱爾目擊雪壁上的黑點再度被雲霧遮掩之後,他們再也沒有音訊。
十二點五十分他看見的移動黑影,應該是世人對負責攻頂的馬洛禮和歐文的最後目擊,事實上攻頂的行動顯然是擔擱了,按計畫他們應該在早上八點就到達十二點五十分歐岱爾看到的位置。但上面的情況無人能知,在歐岱爾目擊雪壁上的黑點再度被雲霧遮掩之後,他們再也沒有音訊。
那就是我最後一次看到他們倆的身影。



13
下撤。
雄哥一個人獨自在後頭,沒聲音,也許是想和甘卓萬山說說話。
志恆在身旁押著你一起下山。
你在心理深深的鬆了一口氣。
「如果從這裡下山的話,應該可以全身而退到營地。」
這大概是你少數的經驗裡,會想到也許回不去的這件事。你不清楚是不是身體哪裡不對勁,總是走起來很吃力,記得也是有吃泡麵,還是平常鍛鍊不夠。一直想,過去也爬了不少山,怎麼會這麼疲倦,實在想不透。也許是冷到,也許沒吃好,也許沒鍛鍊夠,也許是高山症…
下山時也是很ㄟ到,小心翼翼的走,志恆說,「慢慢走,反正有很多時間。」…終於10:30am回到十粒溪營地…
休息的時候,並沒有多說些什麼,吃著熱麵,喝著雄哥帶的熱茶,只是在原本應該很疲累的時刻休息…有一點罪惡感。
11點,十粒溪又開始下起雨來,你們決定開拔,冒著陣雨開始回程,昨夜的所有驚險的路程,現在一一逆行回去,更清楚當時的一些狀況…
一個挨著一個,慢慢的走…就這樣,等到走回到營地已經幾乎下午2點了…撐著傘,煮著麵,胸口還是有一股悶氣,反正下雨也做不了什麼事,就只好鑽入帳棚休息…
想想如果今天拼到甘卓萬山,回程想必是相當辛苦,也許回來是最好的選擇,雖然很難這樣說。
登山者當被問到為什麼要爬某座山時,常常給一個富有禪意的回答:
「因為山在那裡。”Because it is there.”」
說這句話的是廿世紀初的一位天才登山家,他在一九二四年參加由愛德華.諾頓(Edward Felix Norton, 1884-1954)領軍的英國喜瑪拉雅山探險隊,在負責攻頂期間消失了蹤影,沒有再回到營區,他叫做喬治.馬洛禮(George Mallory, 1886-1924)。



14
夜裡,先是盡量弄乾已經濕的全身,盡可能裹在睡袋裡維持著體溫,外頭雨聲還是很大,帳棚內還是在滴雨,悠悠乎睡醒了又睡,總是睡不好…
總算是等到天亮,知道還存在也是一件好事,算是今天的第一件「小確幸」(雖然小,卻很確實的幸福),然後是五點、六點,只好一直等,等到雨小一點,才準備收帳棚。
可惜不從人意,還是下雨,只好選一個時機,衝出來把帳棚收了,背著兩公斤的雨水,還有含著泥沙的帳棚,趕緊上路…
出發大概是上午八點多吧,這樣應該可以準時回家…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回家也是一種渴望。剛走幾步路,踉踉蹌蹌的,一個不小心就摔到前面去。
「 Sam你不是走在雄哥後面,怎麼突然就走到雄哥前面。」志恆說。
回想起來是一腳踏在樹根上,一滑就下去了。大概是身體跟不上,有心無力,不過這摔過後,走的更謹慎一點。慢慢也發現好像左腳有點拐拐的,走起來盡量用右腳走,雖然不好,但是也沒辦法。所以過倒木、小崩壁都戰戰兢兢的走,志恆走在你後面,不曉得有沒有感受到。
回想起來是一腳踏在樹根上,一滑就下去了。大概是身體跟不上,有心無力,不過這摔過後,走的更謹慎一點。慢慢也發現好像左腳有點拐拐的,走起來盡量用右腳走....
心理只想著:「走到萬大林道就好了…」
11:30am總算走到萬大林道終點…干卓萬的登山口,你們還是在附近的水源地休息。還是吃著熱麵,心理稍微篤定一點。
想著:「就算是腳不舒服,背著重裝,還是有把握可以回到登山口。」
12:40pm終於繼續上路,當走回到萬大林道上,心裡有著說不出的確定感。
2:49pm走到綠色鐵皮屋,此時已經走的一拐一拐的。稍微休息一下,揉揉腳,吃著雄哥遞給你的硬肉乾,回想著這三天的風風雨雨,心裡有很多感觸。
終於在下午3:43pm走到萬大林道約8K交叉口附近,上車的時候心裡有些特別的感覺。
「這山還真是皮啊!」


















*
延伸閱讀
【南投仁愛】萬大林道之美 The beauty of Wan-Da Forest Road
路況回報 (編號 33658)@ 登山補給站
干卓萬群峰-四日行~週三登山隊 @ 登山補給站
*
註一:2011-2-18~20 【南投仁愛】萬大林道,干卓萬山,行程計畫書
明晚 (週四) 8:00 於北投捷運公車站集合
除個人裝備 攻頂包 爐具 小鍋組
每人攜帶 1 罐瓦斯 , 志恆兄帶 2 罐
Sam和你各帶 1 頂帳棚
泡茶的鍋子和茶葉由你準備, 伙食自理
日 期:2011/2/18~2011/2/20
隊 員:雄哥,志恆,千山。
預計行程
D1:親愛國小→9.1K行車終點→環形營地→獵寮營地→十粒溪源營地(紮營)
D2:十粒溪源營地→乳形峰營地→干卓萬山→十粒溪源營地(紮營)
D3:十粒溪源營→獵寮營地→環形營地→9.1K行車終點→赴歸
實際行程
D1:親愛國小→9.1K行車終點→環形營地→獵寮營地(紮營)
D2:獵寮營地→十粒溪源營地→爬升至海拔2800→因雨撤退→十粒溪源營地→獵寮營地(紮營)
D3:獵寮營地→環形營地→9.1K行車終點→親愛國小→赴歸
【南投仁愛】獵寮營地, 十粒溪營地, 干卓萬山(未果)~~三天三夜 行程時間紀錄
參考
干卓萬群峰-四日行~週三登山隊 @ 登山補給站
同行山友照片紀錄
20110218~20干卓萬@ 雄哥
干卓萬行100.2.18-20 @ 志恆

註二:引用自萬大林道--晴 @ Andy傑哥_趴趴造看圖說故事
萬大林道全長40多公里,深入中央山脈中心位置,禁止伐木後林務局就不再養護,偶爾會雇員上山清除雜草,以保護伐木後新植栽的樹林。現在7K之前有農民開墾種植,舊林道只能用重裝四輪驅動車勉強通行到9K,這也就是干卓萬山塊的攀登入山口,去年你們堪察武界林道已在栗粞溪以後完全毀損,不可能再重修林道,只能任其荒廢。
這裡是中央山脈脊樑中段,台灣百岳有卓社大山、干卓萬大山、牧山等三千公尺以上名山,也是守護武界部落的布農族聖山。有名的鋸齒連峰共十八座,讓山客上上下下痛苦不堪。望東的太平洋、望西的南投日月潭山區,往北往南的台灣屋脊山脈,視野十分廣闊。
舊林道只能用重裝四輪驅動車勉強通行到9K,這也就是干卓萬山塊的攀登入山口,去年你們堪察武界林道已在栗粞溪以後完全毀損,不可能再重修林道,只能任其荒廢。
昔日伐木時代,你們還可以搭柴車進入山區,沒車接駁就靠雙腳一公里一公里的踢出來。有了吉普車,你試著走回以前用雙腳踏出的路,連年風災水災,林道不再維護,能走的路實在不多。這些林道皆深入台灣最美的山區,或許該趁還沒斷在路口時多走多記錄。
註四: 開車沿二高,於216K下草屯交流道,轉入省道台14線,經埔里、霧社(往奧萬大投83縣道)再到萬大林道(投83縣11.5K多左右)。,霧社有7-11可補給糧食,屬最後補給站。
加油資訊:草屯到清境農場,都有加油站,除霧社加油站只到18:00就OFF,其餘加油站皆24H。(清境農場加油站在台14甲線11K處)
標高明細表:親愛國小H1060M。萬大林道崩塌處約8.5K處H1580M。9.1K登山口H1690M。鐵皮屋柵欄H1760M。林道捷徑開始,約在標高H1900M。獵寮營地H2450M。十粒溪營地H2530M。稜線營地H2880M。乳形峰前營地H3000M。干卓萬山H3284M。
註三:引用自 干卓萬山塊
干卓萬山塊 難度8.8分、可看度7分
干卓萬山塊、南三段、奇萊東陵、馬博等四條線是山界共尊的四大障礙路線,位於南投縣仁愛鄉,為中央山脈北三段草山向西分岔綿延的支脈,支脈上高峰簇擁,分稜幅源分布在萬大溪與卡社溪之間的廣大區域上。轄有卓社大山、牧山、火山、干卓萬山等四座百嶽大山。其他未列入百岳的三叉峰(3241公尺)、干卓萬東南峰(3135公尺)、卓社大山東峰(3245公尺),也都是三千公尺以上的獨立峰巒。由於西有濁水溪主流,南有卡社溪,北有萬大溪,東有卡社溪源頭與萬大南溪向源侵蝕,使得干卓萬山群自成一個獨立的山塊,從中央山脈的北三段以及七彩湖途中眺望,或是遠從玉山山塊的郡大山、西巒大山北眺,均可清楚的望見一脈高聳嶔崟的山嶺,屹立在台灣高山世界的西緣,巨嶺的西緣就是低陷的埔里盆地丘陵了。地理位置的孤立,使得干卓萬山群一直是高山百岳中,較少人問津的蠻荒之地。921集集大地震重創了干卓萬山區周圍的聯外道路,山上更多的瘦稜基底遭雨水淘空,險象萬千,干卓萬群峰的縱走路程,也更加的艱辛與漫長.
干卓萬山:3284公尺,二等三角點。百岳排行#55。山頂展望極佳,南側崖壁聳峭,東南面與瘦稜連接,兩側是一瀉千尺的崩崖,西南側也是深垂的絕壁,地形十分險惡。單峰難度7分。
牧 山:3241公尺,三等三角點,百岳排行#64。位於干卓萬山塊和卓社大山之間,馬蹄形稜脊頂端的東南方,是一座坡度平緩,峰巒寬廣的山峰。單峰難度7.5分。
火 山:(又名萬東山西峰),3258公尺,三等三角點,百岳排行#59。,為卡社溪與萬大南溪的分水嶺,山勢東峭逐峰遞降,西脊起伏較小,山頂由細碎礫土構成。單峰難度7.6分。
卓社大山:3369公尺,二等三角點,百岳排行#43。是干卓萬山塊的最高峰,山勢巍峨聳立,西側是崖壁,南稜形成一面斷層的懸崖絕壁,深垂卡社溪底,由卓社大山到卓社大山東峰間,稜脈呈東北走向,稜脊狹瘦,鋸齒劍峰,山勢險峻,自南仰望險巇
驚魂。單峰難度8.5分。
註四:引用自90.10 雙子、干卓萬、北丹大山(清大) yellowboy @ 《貓空行館 BBS》
2001年雙子、干卓萬、北丹大山行程記錄
行程日期: 2001.10.06~2001.10.14
山區簡介:
干卓萬山塊位於南投縣仁愛鄉與信義鄉交界處,屬中央山脈西向支稜,水文方面來看, 干卓萬山塊可說被濁水溪流域重重包圍,北側為萬大南溪、十粒溪、栗栖溪,南側則為卡社溪、卡社北溪等,為涵養中台灣水源的重要區域。整個干卓萬山塊中,擁有四座百岳高峰,分別為干卓萬山(3284公尺)、牧山(3241公尺)、火山(3258公尺)、卓社大山(3369公尺)。
由於整個干卓萬山塊與中央山脈間的獨立性相當高(最低鞍僅有2580公尺),且山群高度相當平均,因此不論從北(如北三段)或從南(如玉山山脈)望之,都可以看到干卓萬群峰高聳獨特的山稜。由於地處台灣中心位置,再加上稍微偏離中央山脈主脊,據說站在干卓萬山山頂,可是能同時眺望台灣最多百岳名山的絕佳地點喔!
整個干卓萬山群有兩條主要進出門戶,分別是偏北方的萬大林道(起點為萬大及曲冰),及偏南方的武界林道(起點為法治村)。攀登干卓萬山群的隊伍,多計畫由武界林道單攻卓社大山後,再上至三叉峰營地,輕裝往返火山,最後由干卓萬山取道萬大林道下山,成○字型走法(或相反方向行進).....
註五:<干卓萬山> kantaban為布農族卓社群,係取自祖先Takataban之名
*
↓2011-2-19【南投仁愛】十粒溪營地~干卓萬行,行旅圖

↓2011-2-20【南投仁愛】獵寮營地~干卓萬行,行旅圖

↓【南投仁愛】獵寮營地, 十粒溪營地, 干卓萬山(未果)~~三天三夜 行程時間紀錄,行旅圖

↓2011-2-19【南投仁愛】十粒溪營地~干卓萬行,高度圖

↓2011-2-20【南投仁愛】獵寮營地~干卓萬行,高度圖

↓【南投仁愛】獵寮營地, 十粒溪營地, 干卓萬山(未果)~~三天三夜 行程時間紀錄,高度圖

*
↓2011-2-19【南投仁愛】十粒溪營地~干卓萬行(1/2),Google Earth




↓【南投仁愛】獵寮營地, 十粒溪營地, 干卓萬山(未果)~~三天三夜 行程時間紀錄,航跡檔
↓【南投仁愛】獵寮營地, 十粒溪營地, 干卓萬山(未果)~~三天三夜 行程時間紀錄,照片集
↓2011-2-18 萬大林道_干卓萬山(未果)-D1 8.5K登山口-獵寮營地, Everytrail
你蹲在北方澳附近,手圈著腳,下巴磕在膝蓋,凝望霧氣中翻動的山,胡亂想她們怎麼來的、會怎麼去?但你想像力太貧弱,看不穿,想不透,只能站起身,奮力地展開雙手,安靜陪伴大山的無窮變化。
除此之外,還有四個任性的山群,鄉民看了也不禁退避三舍,都管他叫「四大障礙」,像是:奇萊東稜、干卓萬群峰、北二段及南三段 (丹大橫斷);原因無他,光前面三個的破碎地形,就讓你吃不消。若不是有通天飛躍的本事,那就是非得要藝高膽大的人,才能不眨眼的平安通過。
不過這樣也好,反正她們都是大山了,範圍比想像力還大,當你神遊其間,真像走在自己的夢中。那夢裡,汪洋的箭竹海裡沒有海岸線,飛鳥在林間中跳躍著,珍獸在雲海上對著月亮和繁星唱合著。還有,在某個暗夜裡,山羌山羊的叫聲傳遍千里,將這181條堅硬的山弦敲出柔軟的音符。慢慢地,歌聲滲透到你夢裡,像清風流水一樣自在。
1
這次,懷著崇敬的心,仰望著這次爬的山:干卓萬山;在北三段附近,這裡是中央山脈脊樑中段,列名百岳的有卓社大山、干卓萬大山、牧山等名山,也是守護武界部落的布農族聖山。
其中有名的鋸齒連峰共十八座,讓過往山客上上下下,堪稱一絕。此外從這裡東望太平洋、西望的南投日月潭山區,往北往南的台灣屋脊山脈,視野十分廣闊。
2
進出干卓萬縱走行程,目前通常有三條路線:1.萬大林道、2.武界林道、3.丹大林道。山友可依需要選擇自己喜歡的路線攀登。
你看過所有干卓萬山群峰的紀錄,第一晚的紮營點:不外乎是睡在十粒溪源營地,或是更接近干卓萬山的乳形峰營地…
進出干卓萬縱走行程,通常有三條路線:1.萬大林道、2.武界林道、3.丹大林道。山友可依需要選擇自己喜歡的路線攀登。目前大部份的登山團隊都選擇以萬大林道為進出干卓萬群峰的攀登路線。
所以也建議也許可以紮營在有豐沛水源的十粒溪源營地,然後第二天單攻來回…第三天才撤回。(註一)
預計行程:
D1:親愛國小→9.1K行車終點→環形營地→獵寮營地→十粒溪源營地(紮營)
D2:十粒溪源營地→乳形峰營地→干卓萬山→十粒溪源營地(紮營)
D3:十粒溪源營地→獵寮營地→環形營地→9.1K行車終點→赴歸
另外進入干卓萬山需辦理甲種入山證(以上可在警政署網路辦理,遞件手續須於入山之日前3日至30日內提出(不含週休及例假日),餘概不受理。
查了過去的行程,建議這次行程是三天兩夜,其中的兩夜預計是要睡在山裡,可想而知帳棚是少不了的裝備。
這是你自以為是的向雄哥建議的如意算盤,其實這次,並沒有照著計畫走…
3
出發前的準備工作,還是一樣的繁雜,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依約如期在北投捷運站,和雄哥和志恆集合,一起撘著雄哥的車,往南投仁愛鄉的親愛國小出發。
一夜好眠,一早5:00am起床,總共睡不到3個小時吧,整裝後,繼續搭車往萬大林道9.1K登山口前進。
登山口資訊:
開車沿國道3號中橫系統接國道6號下埔里端交流道,接台14線往霧社,再轉投83鄉道往奧萬大方向。經萬大水庫,再到萬大林道(投83縣11.5K多左右),
萬大林道入口即在國小旁, 全長40K,沿路經南投縣仁愛鄉親愛國民小學萬大分校→右轉萬大林道起點→林道9.1K行車終點。
不過小轎車要進入萬大林道似乎有些困難,主要因有多處路基損毀落差頗大,兩輪傳動較亦陷入泥寧之中,建議開4WD車子。親愛國小至登山口,前段路況尚好,後段有些泥濘。
雖然說車行終點在9.1k的登山口,因為大約8.5K處路基凹陷車行不易。凹陷處窄於車輪軸距,所以在此先下車,多踢個20~30分鐘的林道…
雖然說車行終點在9.1k的登山口,因為大約8.5K處路基凹陷車行不易。凹陷處窄於車輪軸距,所以在此先下車,多踢個20~30分鐘的林道
不過因為這萬大林道的開頭,路還算完整,只有悶著頭,背著18公斤以上的重裝,緩步前進。
這個時候自己可能還沒意會到這次的行程…多少以為和一般的百岳路線相當吧…
你自己老實說,你是不是有一點點太輕忽這四大障礙路線?
4
清晨,天矇矇亮,看到相當完整的萬大林道,一時間見獵心喜,心理又樂觀的覺得自己沒有辦不到的事,完全把甘卓萬山路線中可能的困難點給忽略掉…
開始的重裝背起來感覺還好,雖然背上帳棚睡袋等四天糧食,夯不郎當也有17~18公斤吧,應該是超過你的背負能力一點點吧…雖然如此,走起來並不顯得太累。大概是這林道是緩上波的路線,加上萬大林道的路況維持的還是十分良好,走起來還算愜意。
萬大林道9.1K,有一較大空地,迴車處即為這次原來的登山口。略為小休後續行。
沒一會兒已經看到柵欄綠色鐵皮屋,還是沿舊林道緩上,一路皆有水管伴行,芒草叢生,不過天氣陰陰的。三個人走在一起,感覺很好…
因為狀況還不錯,走在前面,也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前進,途中林道或有損毀的地方,並不多,小心通過應該沒有大礙…
雄哥一路上在林道可能的分叉點,細心的綁上路條,看著黃色的布條寫著「黑熊」,即使是回頭也不會擔心走錯路。
5
走過三來稜山,沒過多遠,就可以看到水源1 (H1,764m),這條林道上有不少活水源,應當不用考慮背水的。
就這樣,一路好走的走上接兩段捷徑縱接林道,省下不少U型林道繞行的時間,然後在至高的展望點回頭俯瞰碧綠的奧萬大水庫,然後好整以暇的經過,
《造林鐵牌:濁水溪第10林班,種植扁柏、紅檜、台灣杉,面積59.83公頃,日期62年2月》
,最後到林道終點H2090M,前行約10公尺有穩定水源,自此轉入真正的登山步道。你們三個在路旁空地休息午餐…
「這裡幾十年前,在林道還通車的年代,這裡才是登干卓萬山的登山口。」雄哥解釋。…就在這裡煮起午餐…前行約10公尺有穩定水源,雖然取水要小心一點,不過有水萬事足…
續行(11:30am ),出發前,和志恆對了下地圖,目標是今天的紮營地十粒溪源營地…
根據上河的地圖和時間(註一),下午應該先到環形營地(55分鐘),獵寮舊址營地(110分鐘),十粒溪營地(110分鐘),這麼通通加起來的話,到今天的紮營地應該也下午五、六點了,應該是很拼的…你看了看GPS,上面也有神木,環形營地,和獵寮舊址營地,這距離看起來還好,如果路況依舊是那麼好的話。
根據上河的地圖和時間(註一),下午應該先到環形營地(70分鐘),獵寮舊址營地(75分鐘),十粒溪營地(110分鐘),這麼通通加起來的話,到今天的紮營地應該也下午五、六點了,應該是很拼的…
如果回頭看看早上的行程,上河估計由9.1K登山口到這裡約需110分鐘…你們從8.5K走到這裡登山口的時間,顯然超過不少…
雄哥在一旁抽煙的時候,可能略有所思…你在一旁吃著熱麵,沒多問。
不過你還是傻傻的,和志恆說…「拼拼看,拼一點應該沒問題…」
過了這裡後,就真的叫做「干卓萬山登山口」,大約也是過去萬大林道還可以通車的時候,在這裡下車準備上山,你們一行三人慢慢離開萬大林道後,這個路況顯然和想像中好走的林道,逐漸的拉開起難度…
以目標十粒溪營地來走,上路了。
6
從「干卓萬山登山口」一路過來,路況已經不比萬大林道好走,雖然知道高度差還要有300~400公尺的上升,心理上直覺問題不大,肩上背著18公斤的重裝,無暇顧及四周風景,就連拍照也收斂許多,只是四周霧氣慢慢上來,自己知道走的速度要維持一定才好。
在GPS航跡顯示的路徑中,先是有神木營地,這在上河的圖資中沒有提到,在登山口出發前和志恆琢磨著,就當有這一點吧,然後目標是70分鐘步程的環形營地,75分鐘步程的獵寮舊址營地 ,最後是110分鐘步程的十粒溪營地。
行走路徑先是經過扁柏神木區(12:28pm)。這區域的扁柏雄大特立,睥睨四方,幾乎不會輸給所謂的台灣20大神木,驕傲的不惶多讓,邊走著蜿蜒的步徑,一邊看著雄偉的扁柏,一方好像扁柏也看的你們,這遺世的山客…
然後你們也和上河地圖預計的期間差不多,大約走了約一小時後,在12:45pm 先到環形營地…
營地的環境良好,在這裡搭上五、六頂四人帳,應當沒什麼問題,營地還有營火燒燼的痕跡…猜想是個可以遮風避雨,十分好的營地。
林子的水氣逐漸顯得凝重,此時林子裡已經開始飄起霧雨,感覺也許下午應該會下起雨來,有一點小擔心,無訪。繼續上路…
7
過了環形營地後,慢慢的就出現一些較複雜的地形,像是大顆滑不溜丟的鐵杉倒木,或是細細碎石坡的小崩壁(02:03pm),走過來的時候精神還算不錯,所不以為意,不過想到如果是濕滑的天氣,就好比是你們回程的話,走起來就一定是十分辛苦…
這時候你就想起能那通天跳躍山壁的,還是那輕巧在地上爬的珍獸,能夠自在穿越這林間不墬,你只是凡人,只有拉了拉GoreTex外套,抹去眼鏡的水漬,撐著登山杖,繼續前行。
走到獵寮遺址營地後(02:49pm),雄哥示意你們紮營,這裡旁邊就有小溪活水源。H2421 m,不過營地的地不大平就是了…,搭兩頂三人帳有點勉強。上頭雖然有樹木可以遮雨,還是會透些雨水下來。
紮營的考量,大概一方面是從這裡趕到十粒溪營地還需要兩個小時以上的腳程(110分鐘),但是以你們的腳程應該遲一點,甚至會摸一點黑,另外是已經下起陣雨,這雨比霧雨大些,比起大雨要小一些。
紮營的考量,大概一方面是從這裡趕到十粒溪營地還需要兩個小時以上的腳程(110分鐘),但是以你們的腳程應該遲一點,甚至會摸一點黑,另外是已經下起陣雨,這雨比霧雨大些,比起大雨要小一些。
只休息一天,明天在很疲倦的情形下上干卓萬山,不見得是一個好方案。
另外更重要的是,因為你們不是走甘卓萬群峰的路線,紮營的越裡面,背出來的也越遠,反正目標是甘卓萬山,想到這一層之後,也覺得無所謂…能早一點休息總是好的…
8
剛剛搭完帳棚,雨就這麼唏哩嘩啦的打在外帳上下個不停,絲毫不留情面的下…
只好躲進帳棚休息,東摸摸西摸摸,啥事也不能做,也只能希望雨早一點停…現在想想,好像山神在勸阻你們回頭似的。其實這些天,也沒有其他的登山隊伍上山。
在非常濕悶的深山裡,濕的幾乎好像牆壁上都可以擠出一點水來…整整一個晚上都在聽著水聲,嘩~嘩~嘩~嘩~,永遠不停的在耳邊想著…仔細一點,你很難分的出是旁邊小溪的水聲,雨水打在樹葉上,還是雨水打在帳棚上的聲音…
在漆黑的帳棚睡的時候,還真的被帳棚上的水滴給滴醒,其實也是外帳拉的不夠撐,也是侷限於營地大小的關係,下回搭帳棚應該會更注意才是。
夜裡,有時聲音大到起身把手邊的衛生紙撕成兩半,把耳朵好好塞著,看能不能睡好一點…
9
雄哥約好隔天四點起床,準備今天輕裝上干卓萬山;計畫是加上昨天沒有走上的十粒溪營地,加上甘卓萬山來回…如果以上河的時間算…
去程(8小時10分鐘)
獵寮舊址營地(110分鐘)->十粒溪營地(240分鐘)->乳形峰東安營地(140分鐘)-> 甘卓萬山
回程(5小時50分鐘)
甘卓萬山(100分鐘)->乳形峰東安營地(150分鐘)->十粒溪營地(100分鐘)->獵寮舊址營地
從獵寮舊址營地來回甘卓萬山,不含休息時間,約需14小時的時間。不曉得,也許原本就是一個十分辛苦的行程。
應該要加上一句:如果天氣好的情形下。
10
清晨四點的獵寮舊址營地,黑暗裡,空氣中還是~嘩~嘩~嘩~嘩~的雨聲,分不清楚這雨是不是真的下的這麼大,三盞頭燈晃動著,輕裝,準備好一天的水和糧食,出發。
往十粒溪營地的路,沿途的登山條不算多,由雄哥當前鋒,你們三個走在一塊,在黑夜裡走起來並不那麼容易,有些路跡已經完全坍塌…而上切點在坍塌的另一方,有些路條已經年久,躲在箭竹身後,雖然一下子還看不到,定下心,稍微分工一下,還是找的到。
四點出發,你們預計六點到十粒溪,這也是按照著上河的時間表來估計,可是越是跨越著一些滑不溜丟的倒木,心理越是沒有底。
除了自己要小心之外,還得耐著全身的濕氣,謹慎的看著頭燈照射的區域,前進。
走這段路幾乎沒有什麼爬高,上上下下的前進,有時候上升了幾十公尺,然後下降…原本心理以為會慢慢上升到3000公尺以上,看著GPS高度指示維持在2500公尺附近,走起來難免有點氣餒。
不一會,看著雄哥在旁綁布條,同時說…
「Sam ,這裡應該是這段路的最高點,接下來就要下到十粒溪底。」
原來…爬山就是這樣,下去多少的距離,接下來就要連本帶利的陡上來討回,看著矇矇亮,而且對面滿是水氣的甘卓萬山…心理多少已經下意識的把皮扭緊一點,知道接下來的路不會太輕鬆。
不過在內濕外濕的山裡走了三個小時,不曉得是不是身體有了一些寒氣,還是早餐或是補充的不夠,其實繼續往上走的結果是並不好的。
11
從十粒溪營地往上就是毫不客氣的陡上,複雜的地形也變多,倒木,拉樹根,抓箭竹,不知怎麼的,就是覺得力不從心,雖然現在才上午八點,看著周圍霧氣茫茫,低頭看著GPS,想想如果回頭到獵寮營地的話,應該還要摸點黑才會到的了。
怎麼有一點「即使是登頂也沒什麼的。」的想法,想想在這樣的天氣,在伸手只見五指的稜線,而且稜線還括著強風和冰雨,還得趕著全身而退到營地…說實話,沒把握。
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隨身的相機已經悄悄收起來,準備用你全身的力氣,心無旁騖的走這段路…
已經沒有多餘空間去關心其他的事。
走著走著,突然之間在心理醞釀著想回去的念頭,不過還是默默地往上爬,只是對你來說越來越艱難。那種說不定回不去的感覺越來越強烈…
不過,還是吞著話沒提。
一直爬到大約2,780公尺,也就是距乳形峰下營地約100公尺(H2,820m),高差約40公尺的上切點,雄哥突然停下來等著你和志恒。
開了一次小組會議。
「看起來這個高度,還是一片霧茫茫。」
「是阿,對我來說,蠻辛苦的。」你說
「這裡快接近乳形峰下營地,然後看著GPS的航跡,上切道稜線後,還要好一陣子才會到甘卓萬山。」你說。
「算算時間,也許行到甘卓萬山約中午12點,不,也許要到下午1點;」志恒說。
「以今天的腳程,我們回到十粒溪營地可能會接近天黑的時候,再摸黑回獵寮營地。」志恒說。
「摸黑不是問題,只是這路實在是蠻濕滑的,下坡不大好走。」志恒說。
「看你們怎麼說,我都可以。」雄哥…
「如果要問我的意見,是想回去了。」你說。
12
1924年六月八日中午時分,喜瑪拉雅山探險隊伍中的諾埃爾.歐岱爾(Noel Odell,1890-1987)抬頭眺望,山上的雲層突然打開,他看見山頂岩壁上有黑點般的人影移動,他是這樣記錄的:
「十二點五十分,你發現第一塊埃佛勒斯峰確定的化石,正當你從狂喜中清醒過來,大氣突然晴朗清澈起來,整個埃佛勒斯峰頂稜線與峰頂頂尖都清楚可見。你的眼睛盯住了稜線下岩梯雪壁上的小黑影,小黑點正在移動。另一個小黑點也清楚了,它往上移動與第一個黑點會合於岩壁上。第一個黑點逼近岩梯巨石,很快地攀登上它,第二個黑點也接做了同樣的事。但這個迷人的景觀很快就又消失了,雲層再一次包圍了它。」
應該是世人對負責攻頂的馬洛禮和歐文的最後目擊,事實上攻頂的行動顯然是擔擱了,按計畫他們應該在早上八點就到達十二點五十分歐岱爾看到的位置。但上面的情況無人能知,在歐岱爾目擊雪壁上的黑點再度被雲霧遮掩之後,他們再也沒有音訊。
十二點五十分他看見的移動黑影,應該是世人對負責攻頂的馬洛禮和歐文的最後目擊,事實上攻頂的行動顯然是擔擱了,按計畫他們應該在早上八點就到達十二點五十分歐岱爾看到的位置。但上面的情況無人能知,在歐岱爾目擊雪壁上的黑點再度被雲霧遮掩之後,他們再也沒有音訊。
那就是我最後一次看到他們倆的身影。
13
下撤。
雄哥一個人獨自在後頭,沒聲音,也許是想和甘卓萬山說說話。
志恆在身旁押著你一起下山。
你在心理深深的鬆了一口氣。
「如果從這裡下山的話,應該可以全身而退到營地。」
這大概是你少數的經驗裡,會想到也許回不去的這件事。你不清楚是不是身體哪裡不對勁,總是走起來很吃力,記得也是有吃泡麵,還是平常鍛鍊不夠。一直想,過去也爬了不少山,怎麼會這麼疲倦,實在想不透。也許是冷到,也許沒吃好,也許沒鍛鍊夠,也許是高山症…
下山時也是很ㄟ到,小心翼翼的走,志恆說,「慢慢走,反正有很多時間。」…終於10:30am回到十粒溪營地…
休息的時候,並沒有多說些什麼,吃著熱麵,喝著雄哥帶的熱茶,只是在原本應該很疲累的時刻休息…有一點罪惡感。
11點,十粒溪又開始下起雨來,你們決定開拔,冒著陣雨開始回程,昨夜的所有驚險的路程,現在一一逆行回去,更清楚當時的一些狀況…
一個挨著一個,慢慢的走…就這樣,等到走回到營地已經幾乎下午2點了…撐著傘,煮著麵,胸口還是有一股悶氣,反正下雨也做不了什麼事,就只好鑽入帳棚休息…
想想如果今天拼到甘卓萬山,回程想必是相當辛苦,也許回來是最好的選擇,雖然很難這樣說。
登山者當被問到為什麼要爬某座山時,常常給一個富有禪意的回答:
「因為山在那裡。”Because it is there.”」
說這句話的是廿世紀初的一位天才登山家,他在一九二四年參加由愛德華.諾頓(Edward Felix Norton, 1884-1954)領軍的英國喜瑪拉雅山探險隊,在負責攻頂期間消失了蹤影,沒有再回到營區,他叫做喬治.馬洛禮(George Mallory, 1886-1924)。
14
夜裡,先是盡量弄乾已經濕的全身,盡可能裹在睡袋裡維持著體溫,外頭雨聲還是很大,帳棚內還是在滴雨,悠悠乎睡醒了又睡,總是睡不好…
總算是等到天亮,知道還存在也是一件好事,算是今天的第一件「小確幸」(雖然小,卻很確實的幸福),然後是五點、六點,只好一直等,等到雨小一點,才準備收帳棚。
可惜不從人意,還是下雨,只好選一個時機,衝出來把帳棚收了,背著兩公斤的雨水,還有含著泥沙的帳棚,趕緊上路…
出發大概是上午八點多吧,這樣應該可以準時回家…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回家也是一種渴望。剛走幾步路,踉踉蹌蹌的,一個不小心就摔到前面去。
「 Sam你不是走在雄哥後面,怎麼突然就走到雄哥前面。」志恆說。
回想起來是一腳踏在樹根上,一滑就下去了。大概是身體跟不上,有心無力,不過這摔過後,走的更謹慎一點。慢慢也發現好像左腳有點拐拐的,走起來盡量用右腳走,雖然不好,但是也沒辦法。所以過倒木、小崩壁都戰戰兢兢的走,志恆走在你後面,不曉得有沒有感受到。
回想起來是一腳踏在樹根上,一滑就下去了。大概是身體跟不上,有心無力,不過這摔過後,走的更謹慎一點。慢慢也發現好像左腳有點拐拐的,走起來盡量用右腳走....
心理只想著:「走到萬大林道就好了…」
11:30am總算走到萬大林道終點…干卓萬的登山口,你們還是在附近的水源地休息。還是吃著熱麵,心理稍微篤定一點。
想著:「就算是腳不舒服,背著重裝,還是有把握可以回到登山口。」
12:40pm終於繼續上路,當走回到萬大林道上,心裡有著說不出的確定感。
2:49pm走到綠色鐵皮屋,此時已經走的一拐一拐的。稍微休息一下,揉揉腳,吃著雄哥遞給你的硬肉乾,回想著這三天的風風雨雨,心裡有很多感觸。
終於在下午3:43pm走到萬大林道約8K交叉口附近,上車的時候心裡有些特別的感覺。
「這山還真是皮啊!」
*
延伸閱讀
【南投仁愛】萬大林道之美 The beauty of Wan-Da Forest Road
路況回報 (編號 33658)@ 登山補給站
干卓萬群峰-四日行~週三登山隊 @ 登山補給站
*
註一:2011-2-18~20 【南投仁愛】萬大林道,干卓萬山,行程計畫書
明晚 (週四) 8:00 於北投捷運公車站集合
除個人裝備 攻頂包 爐具 小鍋組
每人攜帶 1 罐瓦斯 , 志恆兄帶 2 罐
Sam和你各帶 1 頂帳棚
泡茶的鍋子和茶葉由你準備, 伙食自理
日 期:2011/2/18~2011/2/20
隊 員:雄哥,志恆,千山。
預計行程
D1:親愛國小→9.1K行車終點→環形營地→獵寮營地→十粒溪源營地(紮營)
D2:十粒溪源營地→乳形峰營地→干卓萬山→十粒溪源營地(紮營)
D3:十粒溪源營→獵寮營地→環形營地→9.1K行車終點→赴歸
實際行程
D1:親愛國小→9.1K行車終點→環形營地→獵寮營地(紮營)
D2:獵寮營地→十粒溪源營地→爬升至海拔2800→因雨撤退→十粒溪源營地→獵寮營地(紮營)
D3:獵寮營地→環形營地→9.1K行車終點→親愛國小→赴歸
【南投仁愛】獵寮營地, 十粒溪營地, 干卓萬山(未果)~~三天三夜 行程時間紀錄
參考
干卓萬群峰-四日行~週三登山隊 @ 登山補給站
同行山友照片紀錄
20110218~20干卓萬@ 雄哥
干卓萬行100.2.18-20 @ 志恆
註二:引用自萬大林道--晴 @ Andy傑哥_趴趴造看圖說故事
萬大林道全長40多公里,深入中央山脈中心位置,禁止伐木後林務局就不再養護,偶爾會雇員上山清除雜草,以保護伐木後新植栽的樹林。現在7K之前有農民開墾種植,舊林道只能用重裝四輪驅動車勉強通行到9K,這也就是干卓萬山塊的攀登入山口,去年你們堪察武界林道已在栗粞溪以後完全毀損,不可能再重修林道,只能任其荒廢。
這裡是中央山脈脊樑中段,台灣百岳有卓社大山、干卓萬大山、牧山等三千公尺以上名山,也是守護武界部落的布農族聖山。有名的鋸齒連峰共十八座,讓山客上上下下痛苦不堪。望東的太平洋、望西的南投日月潭山區,往北往南的台灣屋脊山脈,視野十分廣闊。
舊林道只能用重裝四輪驅動車勉強通行到9K,這也就是干卓萬山塊的攀登入山口,去年你們堪察武界林道已在栗粞溪以後完全毀損,不可能再重修林道,只能任其荒廢。
昔日伐木時代,你們還可以搭柴車進入山區,沒車接駁就靠雙腳一公里一公里的踢出來。有了吉普車,你試著走回以前用雙腳踏出的路,連年風災水災,林道不再維護,能走的路實在不多。這些林道皆深入台灣最美的山區,或許該趁還沒斷在路口時多走多記錄。
註四: 開車沿二高,於216K下草屯交流道,轉入省道台14線,經埔里、霧社(往奧萬大投83縣道)再到萬大林道(投83縣11.5K多左右)。,霧社有7-11可補給糧食,屬最後補給站。
加油資訊:草屯到清境農場,都有加油站,除霧社加油站只到18:00就OFF,其餘加油站皆24H。(清境農場加油站在台14甲線11K處)
標高明細表:親愛國小H1060M。萬大林道崩塌處約8.5K處H1580M。9.1K登山口H1690M。鐵皮屋柵欄H1760M。林道捷徑開始,約在標高H1900M。獵寮營地H2450M。十粒溪營地H2530M。稜線營地H2880M。乳形峰前營地H3000M。干卓萬山H3284M。
註三:引用自 干卓萬山塊
干卓萬山塊 難度8.8分、可看度7分
干卓萬山塊、南三段、奇萊東陵、馬博等四條線是山界共尊的四大障礙路線,位於南投縣仁愛鄉,為中央山脈北三段草山向西分岔綿延的支脈,支脈上高峰簇擁,分稜幅源分布在萬大溪與卡社溪之間的廣大區域上。轄有卓社大山、牧山、火山、干卓萬山等四座百嶽大山。其他未列入百岳的三叉峰(3241公尺)、干卓萬東南峰(3135公尺)、卓社大山東峰(3245公尺),也都是三千公尺以上的獨立峰巒。由於西有濁水溪主流,南有卡社溪,北有萬大溪,東有卡社溪源頭與萬大南溪向源侵蝕,使得干卓萬山群自成一個獨立的山塊,從中央山脈的北三段以及七彩湖途中眺望,或是遠從玉山山塊的郡大山、西巒大山北眺,均可清楚的望見一脈高聳嶔崟的山嶺,屹立在台灣高山世界的西緣,巨嶺的西緣就是低陷的埔里盆地丘陵了。地理位置的孤立,使得干卓萬山群一直是高山百岳中,較少人問津的蠻荒之地。921集集大地震重創了干卓萬山區周圍的聯外道路,山上更多的瘦稜基底遭雨水淘空,險象萬千,干卓萬群峰的縱走路程,也更加的艱辛與漫長.
干卓萬山:3284公尺,二等三角點。百岳排行#55。山頂展望極佳,南側崖壁聳峭,東南面與瘦稜連接,兩側是一瀉千尺的崩崖,西南側也是深垂的絕壁,地形十分險惡。單峰難度7分。
牧 山:3241公尺,三等三角點,百岳排行#64。位於干卓萬山塊和卓社大山之間,馬蹄形稜脊頂端的東南方,是一座坡度平緩,峰巒寬廣的山峰。單峰難度7.5分。
火 山:(又名萬東山西峰),3258公尺,三等三角點,百岳排行#59。,為卡社溪與萬大南溪的分水嶺,山勢東峭逐峰遞降,西脊起伏較小,山頂由細碎礫土構成。單峰難度7.6分。
卓社大山:3369公尺,二等三角點,百岳排行#43。是干卓萬山塊的最高峰,山勢巍峨聳立,西側是崖壁,南稜形成一面斷層的懸崖絕壁,深垂卡社溪底,由卓社大山到卓社大山東峰間,稜脈呈東北走向,稜脊狹瘦,鋸齒劍峰,山勢險峻,自南仰望險巇
驚魂。單峰難度8.5分。
註四:引用自90.10 雙子、干卓萬、北丹大山(清大) yellowboy @ 《貓空行館 BBS》
2001年雙子、干卓萬、北丹大山行程記錄
行程日期: 2001.10.06~2001.10.14
山區簡介:
干卓萬山塊位於南投縣仁愛鄉與信義鄉交界處,屬中央山脈西向支稜,水文方面來看, 干卓萬山塊可說被濁水溪流域重重包圍,北側為萬大南溪、十粒溪、栗栖溪,南側則為卡社溪、卡社北溪等,為涵養中台灣水源的重要區域。整個干卓萬山塊中,擁有四座百岳高峰,分別為干卓萬山(3284公尺)、牧山(3241公尺)、火山(3258公尺)、卓社大山(3369公尺)。
由於整個干卓萬山塊與中央山脈間的獨立性相當高(最低鞍僅有2580公尺),且山群高度相當平均,因此不論從北(如北三段)或從南(如玉山山脈)望之,都可以看到干卓萬群峰高聳獨特的山稜。由於地處台灣中心位置,再加上稍微偏離中央山脈主脊,據說站在干卓萬山山頂,可是能同時眺望台灣最多百岳名山的絕佳地點喔!
整個干卓萬山群有兩條主要進出門戶,分別是偏北方的萬大林道(起點為萬大及曲冰),及偏南方的武界林道(起點為法治村)。攀登干卓萬山群的隊伍,多計畫由武界林道單攻卓社大山後,再上至三叉峰營地,輕裝往返火山,最後由干卓萬山取道萬大林道下山,成○字型走法(或相反方向行進).....
註五:<干卓萬山> kantaban為布農族卓社群,係取自祖先Takataban之名
*
↓2011-2-19【南投仁愛】十粒溪營地~干卓萬行,行旅圖
↓2011-2-20【南投仁愛】獵寮營地~干卓萬行,行旅圖
↓【南投仁愛】獵寮營地, 十粒溪營地, 干卓萬山(未果)~~三天三夜 行程時間紀錄,行旅圖
↓2011-2-19【南投仁愛】十粒溪營地~干卓萬行,高度圖
↓2011-2-20【南投仁愛】獵寮營地~干卓萬行,高度圖
↓【南投仁愛】獵寮營地, 十粒溪營地, 干卓萬山(未果)~~三天三夜 行程時間紀錄,高度圖
*
↓2011-2-19【南投仁愛】十粒溪營地~干卓萬行(1/2),Google Earth
↓【南投仁愛】獵寮營地, 十粒溪營地, 干卓萬山(未果)~~三天三夜 行程時間紀錄,航跡檔
↓【南投仁愛】獵寮營地, 十粒溪營地, 干卓萬山(未果)~~三天三夜 行程時間紀錄,照片集
↓2011-2-18 萬大林道_干卓萬山(未果)-D1 8.5K登山口-獵寮營地, Everytrai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