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08年8月16日

野柳地質公園(野柳岬山93M)

DSC03698_nEO_IMG

柳對我是很特別的地方,應該總括地說是北海岸對我們一家都很特別,在泛黃的老照片中,看到一張老媽(老爸)帶著我和老弟去野柳拍女王頭的舊照,一時之間,往事泉湧心頭…

原因是老媽在我和老弟小的時候常常來這裡走走,那時候(1975~1979)來北海岸可是很辛苦的差事,至少要搭一個小時的北淡線火車,慢慢地駛到淡水,再換搭一個多鐘頭的淡水客運,到牛車寮下車,看看海,釣釣魚…

那時的老弟才國小,我也才剛升上國中,我們卻經常和老媽奔波來北海岸釣魚,說是說釣魚,可是總沒釣到幾條可以吃的魚…看看海,散散心是真的…還記得當時的時光真美好…
DSC03711_nEO_IMG

DSC03737_nEO_IMG



剛在野柳意芳海產餐廳吃飽飯後,我就想說今天很單純,現在總是已經為人父母,總要盡一下當大人的義務,想帶小朋友去拍拍女王頭,誰知道它還能撐多久呢?

30年過去了,野柳的地貌也改變了非常多,也蓋起了野柳地質公園,走進漂亮的入口公園後,看見熟悉的岩石色彩,往日的記憶時光一點一滴的回復,



野柳風景區共分為三大區,第一區包括薑石、冰淇淋石、溶蝕盤、鯉魚石與燭臺石等;

第二區則有女王頭、仙女鞋、豆腐岩、龍頭石等,此外,第二區區內有座林添楨塑像,碑上詳述了當年捨身救人的經過,以紀念其英勇事蹟;

第三區分為山線與海線不同景觀,山線以燈塔附近景觀為主,海線則有情人洞、廿四孝石、蝕壺穴、海狗石等,適合進行地質教學的實地探訪。

DSC03720_nEO_IMG



蕈狀岩:「蕈」是菇的意思,顧名思義,這些岩石形似菇類,遠看又極像人頭,著名的「女王頭」就是其中之ㄧ,海蝕平台是蕈狀岩家族成長的舞台,可看到100多個蕈狀岩在此活動,
DSC03697_nEO_IMG

須歷經五個階段:
  1. 誕生→海水逐漸侵蝕較軟的砂岩,於是堅硬的結核便突出地面,露出蕈狀岩頭部的ㄧ點點頭皮
  2.    
  3. 無頸期→海水繼續沖刷、侵蝕四周的砂岩。這時蕈狀岩的頭部已幾乎全部露出,嵌在沙岩上,頸子幾乎還沒成形。
  4.    
  5. 粗頸期→地殼逐漸抬升,海水沿著頭部下方的砂岩侵蝕,於是出現和頭部等粗的頸子。
  6.    
  7. 細頸期→地殼繼續上升,將蕈狀岩抬離水面。此時,海水對蕈狀岩的直接侵蝕力減弱,由空氣中的濕鹽分,開始進行風化作用,於是頸子越來越細長,同時頸部也被磨小。
  8.    
  9. 斷頭→在濕鹽分夜以繼日的侵蝕下,蕈狀岩的頸子越來越細。一旦頸子承受不了頭部的龐大重量,就會斷裂,結束蕈狀岩的ㄧ生。此外,颱風、地震和遊客隨意觸摸等都可能加速頸子的斷裂。 

走在野柳地質公園,一定先是去看女王頭,因為今天是星期例假日,觀光客人潮相當多(咦,你不也是觀光客嗎?),每個人也都想拍拍女王頭,我也顧不得太多,應是喊家人一起拍一下照,希望這是留給她們長大後的一點點回憶…


野柳的標誌女王頭即是蕈狀岩,據專家推測其芳齡將近4000歲,夠老了吧!但是以遙遠的地質年代來看,卻又年輕得可以,她原本和其它蕈狀岩一樣平凡不過的一朵香菇,在1962、63年間,「轟」的一聲,頂部結核上的節理斷裂,卻讓它能香菇變女王般的飛上枝頭,成為野柳的代表,卻也讓它飽受盛名之累,遊客往往在觸摸下加速人為侵蝕,目前最細的部份頸圍只剩下142公分,所以是嚴重的問題。

拍完女王頭後,眼睛反而為之一亮,因為看到不遠處似乎有一小山可爬,野柳岬山93M,它除了最高點想必風景更是絕佳,更沒想到有一個二等三角點之外(surprise!!)…

但是一講到爬山,家人一定是不情願奉陪(嘆!每個都反對),所以只好就一個人單飛爬上行至野柳岬角尖端,即為白色的野柳燈塔,燈塔附近草叢有一條清晰小路,可上制高點,驚喜的是有一顆二等三角點,編號為內補003「2-IC003 」,高度 93 公尺。在此制高點眺望左邊岸外的豆腐岩,展望海天一色的美景,真是令人心曠神怡。

短暫欣賞海天共一色的美景後便匆匆茫茫下山,下山時還剛剛好和家人會合,真是不錯,各走各的而且大家都很高興,我可惜爬到山,家人可以多逛一下,何樂不為…

心滿意足的回家…希望家人都喜歡今天的野柳之旅!



2008-8-16 野柳地質公園(野柳岬山93M)地圖

野柳海岸線
DSC03684_nEO_IMG

北海岸線
DSC03685_nEO_IMG

DSC03692_nEO_IMG

北海岸風景區圖
DSC03687_nEO_IMG

DSC03688_nEO_IMG

野柳地質公園廣告看板,其實不在這裡DSC03691_nEO_IMG

野柳地質公園門票,全票50元,半票25元…DSC03693_nEO_IMG

野柳礁石分部圖…
DSC03694_nEO_IMG

入口區的小花…
DSC03695_nEO_IMG

蕈狀岩:
「蕈」是菇的意思,顧名思義,這些岩石形似菇類,遠看又極像人頭,著名的「女王頭」就是其中之ㄧ,海蝕平台是蕈狀岩家族成長的舞台,可看到100多個蕈狀岩在此活動…
DSC03697_nEO_IMG

遠眺野柳山
DSC03698_nEO_IMG

女王頭(不是這一個吧)DSC03701_nEO_IMG

遠眺金山,三芝,石門…DSC03702_nEO_IMG

貞熱鬧,遊人如織
DSC03703_nEO_IMG

回家了,難得見到一艘漁船出海…(嘆)DSC03704_nEO_IMG

女王頭---野柳的標誌女王頭即是蕈狀岩,據專家推測其芳齡將近4000歲,夠老了吧!但是以遙遠的地質年代來看,卻又年輕得可以,她原本和其它蕈狀岩一樣平凡不過的一 朵香菇,在1962、63年間,「轟」的一聲,頂部結核上的節理斷裂,卻讓它能香菇變女王般的飛上枝頭,成為野柳的代表,卻也讓它飽受盛名之累,遊客往往 在觸摸下加速人為侵蝕,目前最細的部份頸圍只剩下142公分,所以是嚴重的問題。
DSC03708_nEO_IMG

女王頭—希望小朋友能記得她們小時後來過野柳………DSC03711_nEO_IMG

基隆嶼
DSC03716_nEO_IMG

熱鬧的野柳地質公園
DSC03717_nEO_IMG

石橋
DSC03719_nEO_IMG

延伸的海蝕平台
DSC03720_nEO_IMG

北海岸線
DSC03721_nEO_IMG

霞光乍現
DSC03722_nEO_IMG

海底礁石
DSC03723_nEO_IMG

單面山---是指一翼坡度陡急、一翼緩傾的山形,是因為地層被不等量抬升所形成的一種構造地形,兩座單面山之間則以狹長的海蝕平台相連,為了區別起見,在入口處附近的這 座單面山以「大單面山」來稱呼,而岬角末端深入海中的單面山,則以當地人慣稱的「龜頭山」來區別。從大單面山的觀景亭除了可遠眺整個野柳岬,還可以從岩壁 上發現一層層造山運動所留下擠壓、扭曲的痕跡,並看著燭台石、薑石、覃狀石等分區整齊排列在海蝕平台上。
DSC03724_nEO_IMG

心況神怡
DSC03725_nEO_IMG

基隆嶼和漁船
DSC03726_nEO_IMG

朱槿,野柳山也有
DSC03727_nEO_IMG

野柳燈塔
DSC03728_nEO_IMG

野柳山二等三角點
DSC03730_nEO_IMG

野柳山頂俯瞰全野柳
DSC03731_nEO_IMG

霞光
DSC03737_nEO_IMG

DSC03732_nEO_IMG

燈塔 碧海 基隆嶼
DSC03733_nEO_IM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