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日

曲冰之美 【南投仁愛】古道、溪谷、還有小隱隱的曲冰遺址

        這麼的美麗熱帶島嶼中,曲冰,好一個透涼的名字:她凜凜的立在群山環抱的溪澗,隱隱了2,700年的時間,就幾乎在島嶼的正中央,她在蜿蜒的濁水溪上游,與最熱門的台14縣道上合歡山,僅有一山之隔,山的那頭車水馬龍,山的這頭依然世外桃源,最近,等了快30年的南投83號縣道─曲冰武界間道路,已然通車,你終於可以來看看在這島嶼中心難得的勝景。
曲冰之美 【南投仁愛】古道、溪谷、曲冰遺址


                                                 

        裡的地理位置,位於南投縣仁愛鄉萬豐村,右鄰泰雅族的松林部落及親愛部落;左接布農族的法治(武界)部落;後方隔中央山脈與花蓮縣相鄰。

        特別的是濁水溪上游從村莊旁流過。部落北方兩公里處是中研院所發掘的『曲冰遺址』,據研究發現此地為兩千多年以前的聚落遺跡。沿著投83號繼續走,附近更有奧萬大、碧湖等觀光勝地。

        曲冰,大概的意思是說濁水溪谷彎曲蜿蜒,溪畔遍佈著雲母石板,在天光照耀著河谷,好像會反光的冰一般,因此名為曲冰,也意為彎曲的冰原。而這部落,主要分成“曲冰”和南方下游的“哥哥原”兩聚落,
  1. “曲冰” 的布農語叫做喜馬問(Sima-woun),有數字五的含意,暗示社人曾經於此一日之內獵殺了五位賽德族霧社群的宿敵;
  2.    
  3. “哥哥原” 的布農語則是,亦即遍生萬藤之地。

交通路線:
  1. 國道三號草屯交流道 →  接國道六號下 埔里 →  沿台14線剛要進入埔里市區前過「愛蘭橋」 → 過橋後(紅綠燈)馬上右轉→直走到底走至靈巖山寺→再右轉 “投 71 ” 再經卓社群隧道直走下坡直走→往武界方向(仁愛鄉萬豐村) → “投83”往曲冰。
  2.        
  3. 國道三號草屯交流道 → 轉入台14線省道,經埔里到達霧社後,再依指標轉往萬大方向往前行,經過萬大、親愛、曲冰遺址即可以抵達曲冰部落(仁愛鄉萬豐村)。

        武界、曲冰是舊的名稱,新的稱法是法治村(武界)、萬豐村(曲冰)... ,這名字氣勢上明顯弱了許多。

        我看,還是用舊的名字好了。

                                                 

        一次聽到這個名字,是和徐姊在翠峰湖的步道裡,走在透著光的杉林間,徐姊的大嗓門,連在幾步之後的我都聽得清楚。

        「我在耶誕節要辦一個武界、曲冰的行程(註一)!」

        「那裡路剛通沒多久,風景有夠水。看看大夥有沒有興趣一起來參加。」

        那個時候,對“曲冰”全然沒有概念,對於武界,只有聽過干卓萬群峰下武界林道的路線,那是個非常難忘的路線。


        ”整個干卓萬山群有兩條主要進出門戶,分別是偏北方的萬大林道(起點為萬大及曲冰),及偏南方的武界林道(起點為法治村)。




        攀登干卓萬山群的隊伍,多計畫由武界林道單攻卓社大山後,再上至三叉峰營地,輕裝往返火山,最後由干卓萬山取道萬大林道下山,成○字型走法(或相反方向行進)。


        大致上是干卓萬群峰大致上是原路來回的路線,如果可以解決接駁的問題,可以從山脊偏南另一頭的武界林道。”


        我當然也想去看看這塵封已久的美麗境界,先看看自己的時間有沒有辦法配合。

DSC02823
曲冰部落的景色
                                                 

        近心頭煩得很,想找機會透透氣,幾個月前就和雄哥就約了這行程(註一),就當是自我心靈啟發的旅行,看看南投布農族卓社的基督聖樂,加上純佛教中台禪寺,世界三大宗教佔了其二,想想是不是能解惑一下我那迷惘的心靈,會不會有突然出現的靈光。指引一條明路。

        第一站是釋尊拈花,迦葉微笑 ~中台禪寺。記得寫到最後,如果還有人關心我那迷途的心靈,我佛慈悲,佛法無邊!


        結果很遺憾的是這仍然困擾的我,只有甚麼也沒多想,想看看天使與魔鬼 (Angels and Demons) 中天主的力量,看看是不是會看我看老K的朋友所說的一樣靈驗。

                                                 


投83線打通工程示意圖(註六
        二站是基督天主眷顧的武界部落,我們先在武界民宿落腳休息,武界看來是個十分幽靜的部落,安安靜靜的,沒甚麼聲音的部落,沒一會,就接下來下一個行程。

        遊覽車駛過武界橋,搖晃慢慢往濁水溪的最上游開著,穿越武界隧道後,碧綠的天光射入,乍現的綠光映入,沿著幾近滿水位的武界壩,繞著蜿蜒的親豐產業道路(親愛村→萬豐村,投83線)而上,宛如桃花源般的境界,隨著遊覽車悠悠駛著。

        一個左拐,遊覽車駛入空蕩蕩的地方停車,旁邊有著圍牆護著周邊,門上寫著幾個字:「曲冰遺址

        正覺得奇怪的時候,我們的武界部落生態文史解說員,在一旁用著擴音用的大聲公說著:

        「這裡叫做曲冰遺址,位於南投縣仁愛鄉萬豐里清華巷,」

        「曲冰遺址是首次在高山地區,挖掘到史前時代的遺址,」

        「出土文物包括石斧、槍頭、紡輸、箭頭、家屋殘餘基礎、石板棺等,對研究古台灣土著的聚落型態、人口、社會組織提供一條重要的線索。」(註二、註三、註四


        曲冰遺址:位於濁水溪上游,即南投縣仁愛鄉萬豐村的曲冰部落北方兩公里處,原住民稱其地為姊源。這段河谷在海拔 700~900公尺之間,有高、低位的河階地,農耕、飲水不缺,而周遭的高山更是廣大的獵場,極適宜居住。由於某些不明原因,原住聚落居民遷移它處,遂留下這片聚落遺址。

         民國六十九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陳仲玉先生挖掘到史前時代的聚落遺址,挖掘深坑中密佈著石質板岩的斷垣殘壁。

         目前發掘的部分,只有十五分之一,現在已列為三級古蹟,進一步將設置陳列館 ,可為教育機構提供一歷史性生教材。目前已將挖掘的地方掩埋,暫不開放。”
DSC02797


                                                 

        一會兒,車子停在一片廣場,旁邊豎的標示,寫著「曲冰遺址」!

        其實也就是一片空地,空蕩蕩的全無一物,給我的感覺就是原來幾萬年前的島嶼,這裡曾經有大批族群活動的遺跡。

        很不容易想的到今天的曲冰是這麼進來,那麼以前的人呢?怎麼走進來,又怎麼回到霧社的地方做交易呢?

        越想越覺得困難。已經超過我那小小腦袋想像的空間。

        不過,這可是2,700年(西元前700年)的遺址,比起 泱泱4,700年中華文化 (西元前2,700年),雖然時間稍微短了一點,但在這小小的熱帶島嶼來說,可是算是在地難得的一種驕傲。


                                                 

        來這裡從民國70年(1981)至76年(1987)間,考古學者陳仲玉前後進行了三次挖掘,挖掘面積3,700平方公尺,出土的石器有29,000餘件,其中多數為石斧,另有磨製石石奔、打製石刀、石簇、石玦、石紡輪、網墜等。此外,尚有陶質物品八萬餘片,多數為紅色粗砂陶,少數為陶片經磨光處理和細泥塗面,繪有文飾的則更少。器形包括各型罐形器、缽形器、豆形器等。

  1. 在發掘坑中,發現一個完整的聚落,居室群的殘跡十分明顯,如:從豎立地上的板岩牆柱等。
  2.    
  3. 房屋為長方形,方位南北向。
  4.    
  5. 石板棺171座,多為東西向,其中許多小型棺有室內葬現象,但並無骨骸遺留,可能因年代久遠而風化。
  6.    
  7. 曲冰遺址證明了所謂「山地人」原來確實就住在山地的說法。
  8.    
  9. 因為經過碳十四測定的年代,曲冰人早在一千年至二千七百多年前即居此地。否定了台灣的高山本無人居,原住民之所以進入山區,是受到人口壓力,在清朝年間才被漢人趕上山的
  10.    
  11. 大量的打製石斧與刀斧混合器等工具的出土,顯示山田焚墾式農耕的普及,在近河邊的河階,可能是當時的耕地;
  12.    
  13. 網墜的出現,在濁水溪漁撈的證明;
  14.    
  15. 石矛、石鏃出土, 證明在原始森林內狩獵等「經濟活動」-燒山式的游耕農業,兼捕魚狩獵維生。
DSC02802

         雖然如此的珍貴,卻也相對的留下一點嘆息!

        「不維護,就沒價值!老實說,我認為這個遺址,已經沒有三級古蹟的條件,早已是一個廢墟了。」曾親自帶領考古隊,挖掘曲冰遺址的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陳仲玉,面對曲冰遺址現今的窘境,感慨萬千。

....


         七○年底,陳仲玉因為參加霧社--武界健行隊的關係,來到了曲冰,並在沿途三處都發現有史前石器。經判斷後,陳仲玉認為有詳細調查的必要性,便向國科會提出濁水溪上游考古計畫。經過研究,陳仲玉認為曲冰遺址是濁水溪上游十九處遺址中,最具潛力的一個。著手試掘後,這才發現曲冰遺址是一處古代的高山聚落。

         在曲冰遺址之前,享有盛名的卑南遺址、十三行遺址等,都是分布在平原地區。而曲冰遺址,卻是第一個發現位居深山、海拔在九百二十三公尺以上的山地聚落。在出土的四十八間房屋單位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聚落的完整性。

         陳仲玉估計,曲冰遺址的面積有一公頃左右。然而實際卻只發掘了三千多平方公尺的範圍,其餘未發掘的部份陳仲玉表示,是為了保留現場,也為了留給擁有較優良儀器的後代子孫發掘之用。而大部分的考古現場也在文物取出後回填,另外較大型的石板棺、房屋基礎則留在原在。


        總計曲冰遺址出土了二千九百多件石器,包括耳玦、墜子、手環等裝飾品,十萬多片陶片與七十二具石板棺。
         根據發掘得到的資料顯示,曲冰遺址一共涵蓋了二個文化層,根據出土文物碳十四檢測結果可以推測,
  • 第一層文化層距今約二千七百至二千三百年前

  • 第二層文化層則距今為一千三百年到九百年之間。


        「而曲冰遺址最重要的地方就在於,如此完整、具體的高山遺址在台灣是很難找得到的。」陳仲玉說。



                           

                                                 
        群人圍著文史解說員的大聲公團團轉,面對著空地,不到半小時的解說就嗄然結束,遊覽車原路回武界部落。
                           

        雖然有點小失望,也沒能走上完整的曲冰古道,大約是被地震破壞,但是能有機會來看看,就算走上一小段,也算不錯。不知道下回有沒有機會能走上真正的曲冰古道。
DSC03079

                                                  

        冰古道,一個位於濁水溪上游,因溪床曲折蜿蜒而得名的布農部落。全長7公里來回時間3小時的「曲冰古道」,起點就在曲冰部落80餘年歷史的「法治橋」。

        沿著濁水溪開鑿而成的曲冰古道,最大的特色就是吊橋超多。路還未斷之前,從曲冰部落走到武界壩,共會經過5座古老吊橋。

        清晨是賞鳥最佳時機,漫步其間可見各種中海拔動植物。凌駕在兩座山谷間的「二號吊橋」,下方濁水溪支流低吟而過,遙望遠處青山鬱鬱,景色宜人。

        有點可惜,這次並沒有安排曲冰古道的行程,也許是向蕭郎所說的路已經斷掉,水潭阻路.....

         「曲冰古道入口,停車整裝。古道入口位於曲冰新部落過後的一座無名水泥橋頭,右側豎立有明顯的標示牌。


        曲冰古道:右側原古道通往法治村與埔里鎮,日本時代稱為理蕃道路,步行到法治需一個小時多,到埔里鎮七個小時,經九二一之強烈地震,古道山崩地裂嚴重坍方,道路中斷。於三百公尺處設有涼亭稱為達克達板家。


        曲冰古道其實是日據時代「中之線警備道路」之一段,全線北由霧社往南,經過曲冰、武界、卓社、丹大、望鄉、郡大而至觀高,往北可接上合歡越嶺道、能高越嶺道,往南則可接上關門越嶺道、八通關越嶺道等。H811m
DSC03090

         水潭阻路,右側山邊已無法通行,上切古道亦不可能,只能往左過溪往濁水溪主流,距離潭上橋約200公尺,只要走到那附近,有拉繩山路可切上古道。


        可是濁水溪主流的溪流湍急且寬廣,涉水而過有些危險性。大夥嘗試各種可能的走法,最後都只能放棄。退回上游。沿途仍不死心,希望找到能渡溪往舊部落的地點,可惜還是無法如願。後來由民宿主人處得知,原來今日上游的萬大水庫放水,因此水位高漲,真是可惜。H774m」



                                                 

        冰的美,當然不只如此......


        不論您是騎著單車,優哉地駛著RV,或是用雙腳,就這樣看看武界壩的碧潭,看看這片先民開墾的土地,看看武界到曲冰的古道,也是日據時代「中之線警備道路」之一段,全線北由霧社往南,經過曲冰、武界、卓社、丹大、望鄉、郡大而至觀高,往北可接上合歡越嶺道、能高越嶺道,往南則可接上關門越嶺道、八通關越嶺道等。


        對那鬼斧神工的古道,不知當年是如何建造起的。


        尤其沿著投83線道路行駛,奢侈的開在武界壩的產業道路,感覺連會著車都會覺得不容易的路上,欣賞著時速40公里的路,頓時覺得人生的奢侈,尤其在時間幾乎凍結的曲冰。很想就這樣躺在路邊發呆,靜靜的看著一本書,喝上一口包種茶,好好混個一天。

        彷彿是靜止的時間,悠然地想在這裡待個半晌,啥事也不做。

                                                 
DSC02927
        看介紹,還有所謂的曲冰九條生態步道,只是不曉得還能不能走就是了。


         曲冰九條生態步道:

第一條.十字山步道.一小時/坡度大

         沿村辦公室右側 → 部落後糯米椒田叉路上山 → 聖母亭 → 十字山

第二條.台電高壓電塔步道二小時/坡度中等/步道約一米多/微塌

         台電高壓電塔保線道 → 曲冰部落二次遷村遺址 → 駐在所舊址 → 第一電塔 → 第二電塔

第三條.萬大林道曲冰支線.二小時/可沿途俯瞰部落與濁水溪

         虹谷 → 沿林道步行 → 可達部落後山山頂(山頂有農舍)

第四條.妹原林道.二小時
         梅園吊橋 → 妹原 → 河床 → 林道

第五條.溯溪路線.二小時/溪谷觀瀑與天然spa最佳路線

         曲冰橋 → 石板灌渠 → 舊居 → 原始林 → 精靈瀑布 → 水濂洞 → 天使瀑布群

第六條.舊部落武界步道.三小時

         舊部落 → 石板屋 → 原始林 → 大觀水庫(武界壩)

第七條.中之線警備道路/郡大溪古道.三小時/吊橋群/瀑布(水源頭)

         一號吊橋 → 可愛小屋 → 奈何橋 → 情人橋 → 動動橋 → 台灣之心瀑布群

第八條.曲冰峽谷/曲冰遺址三小時

         姊原 → 引水灌渠鐵管橋 → 曲冰峽谷 → 曲冰遺址—香糯米故鄉

第九條.濁水溪河床戲水.一小時

         一號吊橋 → 干卓萬橋 → 撿拾台灣之心板岩與戲水




2011-12-24曲冰古道
                                                                橘線- 投83線道路,經由武界往曲冰。
                                                                綠線- 舊曲冰古道。
                                                                紫線-  四于台山三角點。
                                                                紅線-    武界部落。
                                                                青線-    摩摩納爾瀑布。
                                                                藍線-    車行由埔里到武界。
                                                 

        然沒能走上曲冰古道,不過,下一站停在武界部落的溪邊,解說員示意我們走一條新路,回頭想看看,應該是武界部落的最精華的一段................


2011-12-24 【南投仁愛】曲冰古道、摩摩納爾步道、無緣的摩摩納爾瀑布
                                                 


        麼就來看看南投仁愛之美:你私心的曲冰之美。

DSC02793DSC02794
曲冰遺址
DSC02796
曲冰遺址的石牌

DSC02800
說不出的寧靜
DSC02806
DSC02809DSC02810
DSC02815
濁水溪上游,武界壩深處已經淤積的河床。
DSC02817
DSC02819DSC02820
投83線的風景
DSC02829
越靠近武界壩,慢慢看到到水的痕跡
DSC02830

DSC02837DSC02843
武界壩
DSC02844
DSC02849
武界鄉間附近的景色
DSC02850DSC02851
沿著水渠,往思源橋前進
DSC02852DSC02856


DSC02858

DSC02861DSC02862
電廠附近的景色
DSC02864

DSC02868
這渠道當年可以通往日月潭,現在已經淤塞。

日月潭原潭面狹小,民國23年,日人為開發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增修水社壩和頭社壩,並在仁愛武界部落上方築壩興建武界水庫,且穿越東武嶺、水頭山、過坑山、水社大山和卜吉山,修築一條長達15.1公里的地下引水隧道,把武界水庫蓄水引到日月潭,前後歷時9年,造就出今日的日月潭。

武界水庫蓄水經引水隧道抵達日月潭後,再接一條長107公尺的混凝土渠道直達潭底,另在渠道上方30公尺處設有9公尺高通氣孔,以促進流速,每當湖水盈滿時,從通氣孔上升的氣體,會將潭水帶出,形成湧泉景觀,最高可達1丈多,氣勢如虹,蔚為奇觀。

DSC02872
峭壁上游可見穿鑿的古道痕跡,也許就是當年「中之線警備道路」之一段,
全線北由霧社往南,經過曲冰、武界、卓社、丹大、望鄉、郡大而至觀高等。
DSC02874

DSC02876

DSC02878
思源吊橋:跨越濁水溪的思源吊橋,長約100米,日人始建於1919年,民國44年(1955)翻新。
DSC02879
武界路線導覽:摩摩納爾野溪 / 步道 / 瀑布。
DSC02881DSC02882
思源吊橋:跨越濁水溪的思源吊橋,長約100米,日人始建於1919年,民國44年(1955)翻新。
DSC02884
台電日月潭發電區管理處建造

DSC02891
永遠都看的到的電線。永遠不變的峻嶺
DSC02896
吊橋
DSC02898
過了吊橋,繼續往電廠上爬。
DSC02901
DSC02903
台灣電力公司大觀發電廠:武界壩蓄水範圍圖
DSC02905
來時的武界部落
DSC02906

DSC02908
DSC02909
還是看古道
DSC02917
武界壩
DSC02919
水壩附近的土地公廟,金玉滿堂。
金玉滿堂被認為是具非常吉祥的話,表示家中金銀財寶非常的多,其實金玉滿堂出自道德經第九章,原文是「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當時老子提金玉滿堂,是要提醒大家富不過三代,追求過多的的財富,其實是守不住的,

不知誰斷章取義,許多人家或土地公廟都喜歡掛上金玉滿堂這四個字,殊不知這四個字後面緊跟著是「莫之能守」,

道德經五十八章提到「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個禍福相倚相伏的觀念,其實是整個道德經非常重要的中心思想。
DSC02922

DSC02926
看著碧藍的水,突然發懶得走。妻就和雄哥大夥一起留著泡茶抬槓
,換我去往深處的摩摩納爾步道繼續走。


                                                  

延伸閱讀 / 參考資料

        LEoN's WAY ~ 2006_1202-1203_又見,武界曲冰健行  

        (美美網) 曲冰部落
   
        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曲冰部落的永續發展之路

        獨步山林間607:曲冰古道(中之線警備道路曲冰段) [2007/1/6]


        認識原住民 | 部落介紹 | 曲冰部落【Sima-woun 喜馬問】

        【遊記分享】136、武界、曲冰 | Mobile01


                                                  

註一: 南投縣原鄉過新年、聖誕節慶祝活動
活動日期:100/12/24-25
 

     
 南投仁愛鄉的武界部落(法治村)是布農族卓社群的原住民社區,也是台灣布農族分布最北的一支。全村約1百餘戶百人,多以務農為主,是個民風純樸的美麗部落。坐落在武界山和干卓萬山之間,並有濁水溪與栗栖溪穿流而過,形成山高谷深的峽谷地形,由於清晨都有雲海湧現,而被稱為雲的故鄉」,加上未經人煙雜沓,保有原始風光及布農族最純真的年代,猶如人間淨土。

尋訪武界的捷徑得由埔里的投71鄉道入山,這條路是通往武界唯一的要道,又被稱為「武界林道」,隨著埔里城市風光淡出視線,綠意成了路上唯一的風景,當耳畔傳來廣播聲、叫賣聲,以為部落到了結果是峽谷地形引起的共鳴效應,部落看似近在眼前,卻還得再繞過好幾個彎才能達陣呢!


行程介紹


12/24(六):0630健保大樓集合(北市公園路15~1號)→國道1號瀏覽國道沿途冬季風光→草屯→轉

埔里→1200午餐→後續往武界嶺經卓社群隧道→達武界部落→1330由當地專業帥哥解說員帶領,部落巡禮→

五界吊橋→武界壩外庫→武界溢洪道→武界壩內庫→新武界水壩→1530結束部落巡禮→1630晚餐《烤豬大餐

》夜宿武界民宿,稍招來原民部落武界過個不一樣的聖誕平安夜。
12/25(日):0600起床梳洗→0630早餐→0700集合出發→霧社

奧萬大賞楓→1200午餐自理→1530集合往北返回→1800晚餐慶功宴。
個人裝備:雨具、保暖衣服、相機、水、更換衣服、一午餐
費  用:3,300元(含一宿4餐、中巴車資、200萬保險、慶功宴、第一天晚餐烤豬、奧萬大門票)
領  隊:徐銀英(0933-746300)
嚮  導:邱奕易、蔡枝南
報名熱線:徐姐,(02)2253-8992
                                                 
註二:南投仁愛武界曲冰旅遊簡訊
                                                   
註三: 曲冰遺址

目前已列為三級古蹟,由於曲冰遺址的發現,更增進了我們對濁水溪上游河谷地區史前文化的瞭解。

出土源由:
它是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教授陳仲玉先生,於民國六十九年十月參加中央公僕楓葉健行隊時,無意間在萬大山河谷裡,發現了許多史前石器。在民國七十年九月正式展開挖掘工作,歷經五個月的挖掘作業,共出土的石器計有:陶片萬餘件、石簇十餘對、石斧千餘支、紡墬網墬等都有實質收穫,是一處極富研究價值的聚落遺址。

週邊美景
週邊美景:公路沿著群山蜿蜒環繞,險峻的山壁,料峭的山谷,雲霧渺渺飄然在其間,沿途的景色相當優美,有廣大面積的雜木林,坡度稍平緩的地帶,多半被闢作果園、茶園…。當您正陶醉於秀麗風光之際,您會被突起的山崖所震撼,因為您已經親自蒞臨到先人們在兩千至三千年之前,他們在這裡生活美麗的聚落環境。站在這塊土地上,抬頭仰望的是一片蔚藍的天空,俯瞰則是終年不斷的潺潺溪水,當想像的河水隨著飄來的風波動時,遙想當時聚落先民們的生活和天地的關係,一具具的石棺,居然會神秘地排列在同一方向,是否在訴說的她們對祖靈的尊崇。

其他事項
位於仁愛鄉萬豐村曲冰部落北方二公里處,在高位河階上發現許多極富考古價值的史前石器或陶片曲冰遺址目前發掘的部分,

只有1/15的面蹟,由於之前開放時,遊客任意取走古物作為留念,嚴重的破壞古蹟的保存,現在已將挖掘的地方掩埋,曲冰遺址再度深埋泥土中,不再開放由一般遊客參觀。

交通位置
遺址位置:曲冰遺址位在南投縣仁愛鄉往奧萬大風景區方向→往親愛村→松林部落→往萬豐村方向,就是在濁水溪上游河谷的河階

地帶,距離萬豐村(曲冰布農部落)北方1.5公里處,面積有九千平方公尺。


註四:曲冰遺址—曲冰河階與峽谷地景

南投縣仁愛鄉濁水溪上游有一座曲冰遺址,約在海拔高度七百至九百公尺處,佔地面積約九千多平方公尺,位在萬豐村布農族曲冰部落的北方一點五公里處,因原住民有遊耕的生活習性,判定是為千年前布農族人在土地貧瘠後遷往它處所留下的聚落遺址,為三級古蹟。曲冰遺址是中央研究院的考古教授陳仲玉先生於民國六十九年時在這裡發現大量的史前石器,民國七十年時

政府展開挖掘工程,找到許多介於一千五百年至兩千年間的石器,包括陶片、石簇與石斧等,曲冰遺址中還有多具朝向同一方向的石棺,為一座完善的小型部落,堪稱為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板岩遺址。


位置規模:曲冰遺址位於濁水溪上游左岸高位河階上,共有上下兩階,遺址主要分布於較高的第一階,海拔約930公尺。

地質地形:地質屬於台地堆積層,岩性以板岩和砂岩等。

註五: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資產個案導覽 曲冰遺址

文化意義
本遺址為台灣在高山地區極少數經大規模發掘與研究的史前遺址之一,其聚落規模、埋葬制度,以及年代學證據等均為台灣史前史的高山地區部分,提供重要資料。

歷史沿革
一、發現沿革: 民國70年中央研究院執行「濁水溪上游河谷的考古學調查與發掘」研究計畫,調查範圍由武界至靜觀,即霧社上下約20公里範圍。在仁愛鄉萬豐村境內河階上,發現並挖掘出「曲冰史前遺址」,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高山考古研究。

二、發掘出土文物: 自民國70年至76年間,考古學者陳仲玉前後進行了三次挖掘,挖掘面積3,700平方公尺,出土的石器有29,000餘件,其中多數為石斧,另有磨製石石奔、打製石刀、石簇、石玦、石紡輪、網墜等。此外,尚有陶質物品八萬餘片,多數為紅色粗砂陶,少數為陶片經磨光處理和細泥塗面,繪有文飾的則更少。器形包括各型罐形器、缽形器、豆形器等。在發掘坑中,發現一個完整的聚落,居室群的殘跡十分明顯,如:從豎立地上的板岩牆柱等。房屋為長方形,方位南北向。

另有石板棺171座,多為東西向,其中許多小型棺有室內葬現象,但並無骨骸遺留,可能因年代久遠而風化。曲冰遺址證明了所謂「山地人」原來確實就住在山地的說法。因為經過碳十四測定的年代,曲冰人早在一千年至二千七百多年前即居此地。否定了台灣的高山本無人居,原住民之所以進入山區,是受到人口壓力,在清朝年間才被漢人趕上山的。大量的打製石斧與刀斧混合器等工具的出土,顯示山田焚墾式農耕的普及,在近河邊的河階,可能是當時的耕地;網墜的出現,在濁水溪漁撈的證明;石矛、石鏃出土,證明在原始森林內狩獵等「經濟活動」-燒山式的游耕農業,兼捕魚狩獵維生。曲冰遺址發掘後,由於管理不善,以致雜草叢生,又經長期雨水沖刷,受到極大破壞,現雖以鐵絲網圍住,如未好好規畫,將面臨日曬雨淋、風化殘破的命運。

現狀
發掘坑週邊外圍以鐵欄杆圍籬,保護遺址原有內部特徵,避免遭受人為之不當破壞。保持遺址原貌,未作任何使用,每年委託仁愛鄉公所並補助經費辦理本古蹟之日常管理維護定期僱工除草。

特徵
曲冰遺址是民國七十年九月經陳仲玉教授所發掘,發掘工作直到民國七十六年八月才告一段落,經內政部審定為國家三級古績。這個發現使得考古界甚為注意。因為以往的考古發掘工作,多在河谷中、下游階段,而且遺址多為已開發的農田,附近多為漢人所居住。曲冰遺址是在濁水溪的上游,可見,濁水溪上遊河谷具有優良的自然生態境,可能自古即適於人類居住。

遺址所處河谷現今仍住有四個分別屬於三個不同族群的原住民聚落,

  1. 法治村的武界與曲冰部落均為布農族卓社群
  2. 以北親愛村的松林部落為泰雅 的賽德克亞族
  3. 松林以西親愛村的萬大部落為泰雅族鄒利亞族

這三個古時競爭激烈的族群,如今安居於此河谷中,成為一特殊的人文景觀。在該河谷中發現到多處有新石器時代的石器遺留,因而知道此河谷亦是古代人活動生活的場所,具考古學調查與發掘的價值。

註六:投83線道路打通工程宣導片
                   
                                                  

↓2011-12-24 Sima-woun 喜馬問 【南投仁愛】曲冰遺址 行旅圖
2011-12-24曲冰

↓2011-12-24 Sima-woun 喜馬問 【南投仁愛】曲冰遺址 照片集


↓2011-12-24 Sima-woun 喜馬問 【南投仁愛】曲冰遺址 GPS航跡檔


↓2011-12-24 Sima-woun 喜馬問 【南投仁愛】曲冰遺址 Google Map

【南投仁愛】摩摩納爾步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