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宜古道,初聽到這個名字,是多麼的夢幻而吸引人‧
當然,在出發前,先看過 蕭郎的遊記( 獨步山林間690:台牛寮古道,北宜古道,風空子溪山,台牛寮古道)之後,評估後知道這並不好走…
引用自 台灣古道~~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註二)
台灣的古道依目前(2006年)的保存狀況可分為三大類:
- 成為公路或產業道路:清代或日本時代留下來的古道,在戰後交通發展的情形下,許多成為建築公路或產業道路(尤其是林道)的基礎,道路的修築,使原有的古道的原貌消失,大多僅僅剩下其中小部分與公路不重疊的路段才得以保留下來,如北宜古道發展成為北宜公路的基礎、合歡越嶺古道成為中部橫貫公路支線等等
- 成為登山步道或觀光景點:…如八通關古道、草嶺古道、魚路古道、鳴鳳山古道等。
- 未成為公路,但因為常久未有人使用且未經過整建開發而湮滅不彰,其中大多已不見其名,其中少數如馬里科灣古道、中之線警備道等因開始有登山隊查訪逐漸開始受到注目。
台北至宜蘭的古道,順雪山山脈由東北至西南排列有:
* 淡蘭古道:由基隆暖暖經瑞芳、雙溪、貢寮至宜蘭頭城,為清代中期最重要的淡蘭孔道,目前仍保存的段落又可分為金字碑古道(又稱三貂嶺古道)、隆嶺古道和草嶺古道。
* 北宜古道和淡蘭便道:較淡蘭古道晚開闢,但在清代中後期已成為交通要道
,從台北分成兩路,一是由台北經深坑石碇往坪林,另一路由新店往坪林,最後越雪山山脈至宜蘭礁溪。成為現今北宜公路的基礎,宜蘭境內的跑馬古道即這條古道所遺留的部分。
* 桶後越嶺古道,為早期泰雅族人的移動路線,由台北縣烏來鄉孝義,至宜蘭礁溪鄉的小礁溪。
* 哈盆越嶺古道,亦為早期泰維族人的移動路線,由烏來福山經哈盆,到宜蘭員山鄉。
另外歷史的考據部分,引用自 胡桶古道連走北宜古道:一條昔日不為人知的淡蘭茶葉交易祕徑@山通大海登山隊~登山補給站(註三)
***************************************************************************
再加上六月初,才剛剛走過滂沱大雨的桃山,剛好也因此生病了兩個禮拜(悶)…
今天原本只想找個「復健行程」來走走,雖然看了安哥說要走上9.5小時(註一),可是算了算:蕭郎走約7.5小時,去登山補給站上看了一下,也大約不用這麼久…
咬著牙,也當成最後一次來走的心態下報名‧總之已經事先有「走不完要回頭等大夥」的覺悟‧
有這樣的準備後,來參加這次的活動‧
出發時,一如往常的和大夥見面,還好稍稍壓抑著咳嗽這件事,沒有過於誇張,稍稍掩蓋過去…
坪林的山路,一如以往的難找得到登山口…
「其實爬山最難的,就是是找登山口‧找得到登山口就成功了一半」,安哥一邊開車,一邊很尊重的回頭說到…
登山口資訊:蕭郎的遊記 ;
08:12 捷運新店站,集合完畢後出發,經北宜高下坪林,再走北宜公路往宜蘭方向前行。H39m
09:04 碧湖橋,位於北宜公路(台9)48.25K,左轉入尖山湖產道,入口有美山佛祖寺牌樓。產道初陡後緩,過4K後右轉入更小條的產道,直到路底。H295m
09:22 尖山湖14號石頭厝,位於小產道路底,停車尚稱方便,不過產道中途不易會車。H406m
一行八人、兩台車,抵達登山口後,整裝後出發…
一開始沒多久,就必須過溪,溪水最深幾乎可以到膝蓋部分,還好奉行先前的失敗心得之「在坪林山區爬山,最好穿雨鞋‧」…(事後檢討更是覺得正確…)
過溪後,就是一連串的上坡路,走起來感到十分辛苦,不曉得應不應該「牽脫」到剛痊癒的身體,總是覺得走得很辛苦…
看著GPS的高度指標,從海拔400公尺的登山口,一路爬升到海拔840公尺的台牛寮鞍部,怎麼看都不應該說是「陡上」…不過氣喘噓噓…速度上明顯有落差‧
「麻煩你和安哥說我走的太慢,不想拖累大家,實在跟不下去,反正我有 GPS,乾脆回頭到尖山湖14號石頭厝等你們算了‧」我喪氣的說…
「好啊,不過再走一段試試看吧…實在不行,那再說吧…」Polo走在我後面…輕輕鬆鬆的說…
一路上說了好幾次相同的話‧
「沒關係,慢慢走就好,總是會走到的…」Polo總不厭其煩的重複的說…
一路上往往想著乾脆放棄算了…如果只有我一個人走的話…老早就撤退了……
就在邊走、邊休息和垂頭喪氣之間…走了3小時後…
時間是12點14分…終於到達台牛寮鞍部……
同行的隊友早在煮午餐…我則囫圇吞下7-11的真飽握便當…勉強稍稍休息,喝喝水…
感覺安哥對我們行進的時間有一點擔心,上午大約「只」走了1/3 的路…不免擔心著…催促繼續出發前行…我有開始有一點點想念起那個有早茶喝的安哥…
時間是中午12點20分…天氣陰,氣溫約30度C,溼度約90%RH以上~~天氣悶熱無風,昏欲炫然~~我想當時天氣狀況是如此……
下午的路程是從…台牛寮鞍部到風空子溪山…這路在蕭郎的遊記 上標明是屬於北宜古道的一部分…
沿路可以看到以百記數獵人裝設的陷阱…感覺是抓山羌或是小型動物的陷阱,有的還看到動物的骨骸…有點駭人… 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
沿路聽著安哥有一些想法…
「以為北宜古道既是淡蘭古道的主要路線,走來卻渾然沒有平溪雙溪一帶古道的感覺;
除了有段竹叢駁坎,兩條古道都沒發現石階邊坡砌石,過溪也沒石板橋.雖然深藏山林裡幾十年,2007 年初才被藍天隊開發出來,怎麼不見先民遺留下的任何痕跡?」
心有悽悽焉,好像和我預設的輕鬆古道行有一點落差…雖然怎麼說路都算是平整好走…,路跡清晰好辨認…總是感覺有一點說不出的荒涼…
**************************************************************************
連續過數個乾溝溪和小溪後,連續上上下下的走著稜線…看了GPS航跡後,知道還有最後一段陡升…從850公尺的稜線,直上到908公尺的風空子溪山…
這段路的芒草幾乎與人同高,腳下踏的路線幾乎看不見,
還有些水溝渠在其中,還好穿上雨鞋…只要一心一意撥去,與眼前齊高的芒草…索性不管腳下踏著的是什麼路線…是小水漥還是突起的步道…給他踩下去就是啦…
走就是了…
在捱著 Polo 和 Kevin 的幫助下,三個人亦步亦驅的繞著風空子溪山的左稜,還有持續和安哥呼喊著保持聯繫…確保方向和路線的正確…
終於在下午3點時,爬上…
風空子溪山…海拔908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又稱尖山湖山。
展望還算不錯,陰陰悶熱的天,還可以看到頭城的海岸線,還有遠方的龜山島…這裡也是台北坪林和宜蘭頭城的交界…頓時,有一點點虛榮…
雖然有點衝動想乾脆走到宜蘭算了,想想剛剛幾乎比人高的芒草,更不清楚的路線…還有兩地接駁的難題…
在山頂上,一邊忙著擦汗,一邊謹慎著喝著僅有的水,伸手摸摸幾乎快空著的水袋…
想想這次帶了約3000cc 的水…想著上次任爸的忠言逆耳 …
失敗心得‧
其實回家的捷運上,任爸關心我今天的狀況,提醒我:爬山的路上盡可能的不要喝水,就算是要喝,也只要沾沾嘴唇就好‧
還有他也建議我不要用水袋,以免忍不住就一直喝水‧ 像他一般健腳級的山友,一天不過喝600cc的水,自然流汗少,體能所以才能保持的好‧
聽完之後心有悽棲焉,我的狀況就大約是如此‧口渴喝水-->喝水流汗--> 流汗虛脫--> 虛脫再喝水....直到身體受不了為止‧
最近跑步,還有結合任爸的建議,所悟出來的簡單大道理‧
明知做不到,但總想找個機會來實現一下,就算不能一次減少喝水的量,至少得把猛流汗給止住‧
理想和實際總有一些落差…實在想要喝水的時候,總是會忍不住多喝一口…(嘆),不過總是往這方向努力就是了‧
************************************************************************
看了看GPS,已經下午三點了…但是心理篤定不少…一則是已經過了最高點(海拔908公尺)…再則剩下的路約一半左右…估計一下…應該沒問題吧…
最後一段的路程是從…
風空子溪山到台牛寮橋…這路在蕭郎的遊記 上標明是屬於台牛寮古道
下山的路是往藍天隊指標:台牛寮橋的方向走…其中還有一條往四堵山的路線…就留給下次吧!(疑,竟然還敢有下次…老婆留~~)
下山也是陡…人上了年紀之後,對下山就是格外敏感…
還好接連著走…不過雨鞋還是幫到忙…如果以我的登山鞋來說…說不定會有點慘不忍賭的滑溜…
下午4:00,總算看到久違的隊友們,一個個挨著清澈的小溪邊,正在享受喝著一輪下午茶…
另外也是得償所望…喝到久違夢境般的午茶…
從安哥手上接過一杯滿滿熱騰騰的,還有溪水冰鎮過膨鼠紅茶…想在一路上都不太敢喝口水的份上,此時大口大口喝起來…格外感動…
此時到天黑還有約有三小時,從這裡下山的路應該不用走這麼久吧!不自覺的放鬆心情…
接下的路就是過溝溪,緩下坡,過倒木,再過溝溪…用冷冽溪水的擦擦汗…走起來的精神不錯…
最後…蕭郎的遊記 上標明是取左…
16:17 續行,決定取左,山路新開,而且連續陡下,雨天相當濕滑難行,或許是選錯邊了。
Terry說有一條走尾稜的路可以直通尖山湖14號…
「隊伍行經台牛寮橋叉時間已過1700,向右尾稜路芒草掩徑,擔心需找路或開路且無航跡,若走北方尾稜下尖山湖14號,應該會好走很多。」Terry 不慌不忙的說…
於是就一路按照著蕭郎的遊記 往左切…一路濕滑陡下…
怎麼又再感謝雨鞋,總共小滑一跤(太害怕摔倒,結果後腳跟的抓地的力量果然不足,果然摔倒)…
「聽到鐘聲就快到了,這晚課的鐘聲到五點多就會結束,越接近這梵音,應該就快到了…」Polo還是很有精神,一路不斷的打氣…
可是聽了幾十分鐘的美山佛祖寺響亮的梵音鐘聲…怎麼就是沒走到…(悶…)
慢慢著看著GPS的路跡和高度,一步一步小心翼翼的下坡…總算「看」到產業道路…
下午6點20分,趁著還沒天黑,在矇矇暗的暮色下,終於走到台牛寮橋…放下一顆心頭的大石頭!(嘆)…
趁著和 Terry一起坐在台牛寮橋邊,一邊等著安哥和Alice回尖山湖14號取車(泣~~)的當下…湊過去聊天…
「Terry大哥今天走起來,一直都走在最前面,感覺好像這北宜古道,算是走起來很輕鬆吧!」我還是很介意早上走得慢的事…
「哪有這麼一回是,大家都是硬撐下來,沒有人走起來輕鬆的,不必想太多…能走完就算很不錯了……」Terry的開導對我總是有很大的幫助…起碼在自信心上…如果拿來比喻的話,差不多是從:
從最深的谷底提升到谷底的溪邊…這樣說差不多…
想起 任爸上次在東卯山後,在捷運上的忠言逆耳 …
「今天我喝的水還是很多,帶來的3000cc的水,都幾乎都喝光…」我不安的問
「今天的天氣這麼悶熱,如果不喝水,可能身體會支撐不了,多少還是得補充水分…」Terry在台牛寮橋邊很有耐心的開導…
然後十多分鐘後,看到辛苦的安哥和 Alice 已經開著車,回到台牛寮橋邊…還喝著他2000cc保溫罐裡,最後一杯的冰冰涼涼的冬瓜茶…
在炎炎夏日的大悶熱天裡,飲上最後一杯冰涼的冬瓜茶,點點滴滴在心頭…
****************************************************************
慶功宴還是在老地方…坪林的公路餐廳…總覺得今天的晚餐吃起來格外香甜,雖然我已經累到吃不下飯…只有猛K菜… 結束充實飽滿的一天行程…
最後引用安哥的心得:
稜線山路+北宜古道+台牛寮古道O型路線共走11.1公里.
稜線路原始而清爽,從台牛寮鞍部開始的古道因為貼近山腰溪邊,石頭濕滑且被蕨草掩蔽,要砍出踏點才能確保通過安全.結果我的狗腿刀砍出口子,Terry的草刀也砍鈍了‧
北宜古道越嶺處真如Tony所言"險惡"兩字,全是高過人的芒草,腳下是有水有石頭的溪溝.這段路是先"游"到鞍部,再轉右"游"上風空子溪山(尖山湖山).
以為北宜古道既是淡蘭古道的主要路線,走來卻渾然沒有平溪雙溪一帶古道的感覺;除了有段竹叢駁坎,兩條古道都沒發現石階邊坡砌石,過溪也沒石板橋.雖然深藏山林裡幾十年,2007 年初才被藍天隊開發出來,怎麼不見先民遺留下的任何痕跡?
感謝所有同行的亂友一起完成這條困難的路線!
還有引用自Terry的心得:
走到接近風空子溪山時的芒草溪溝路,只能憑指北針定方位前進,也才確定2008/1/12法賓的行程我有參加ㄝ,路況差太多了,當時藍天、北聯隊才剛開通,好走多了。
沿途山豬坑洞沒有上次多,跟獵人陷阱多,應該有關,上次走記得沒有沿路發現超過百個以上的吊子陷阱。
很幸運,沒有遇上午後雷雨,要不然下山路段會很慘,隊伍行經刣牛寮橋叉時間已過1700,向右尾稜路芒草掩徑,擔心需找路或開路且無航跡,若走北方尾稜下尖山湖14號,應該會好走很多。
******************************************************************************
後記:
拖了一陣子沒動筆,主要還是有點困惑,想不出要如何描述這次北宜古道行…還有一些其他的想法交錯其中…
直到是在忙碌、焦躁不安的幾個星期後…當在出差到北京的最後一晚,累到只想休息…一回酒店就一古腦睡到半夜12點…然後呼悠的兀自起床…
下意識的處理完最後的公事後…坐在透明的辦公桌上…細細啜著有點澀的 Ronnefeldt 的 Japan Classic有機日本綠茶包…
無意識的放著Youtube上的音樂,《逝》 - 收錄於1995《我是雷光夏》
突然想起從安哥手上接過一杯滿滿熱騰騰還有溪水冰鎮過的膨鼠紅茶,還有冰涼的冬瓜茶…
然後翻著一張張 2010-6-26的照片,當下的時空彷彿回到當時…
依稀還能感覺到當時的筋疲力盡…幾乎比當時雙溪灣潭古道、烏山路、竹子山O型 ~披荊斬棘患難行 ,只多出僅僅的一口氣到台牛寮橋…
然後就寫到現在… 清晨4點50分,整個房間就是劈哩啪啦的打字聲…
也為了懷想一起同行的八位好朋友…還有Polo…
特別感謝他…也是寫在亂集團的一句心理話…
「特別感謝Polo兄的幫助,如果沒有他的話,在台牛寮鞍部就想撤退嘞.....」
然後youtube的音樂又在悠悠響起…
五月的陽光灑下, 五月的風吹起,
便是年輕的故事最瀟灑的註腳‧
你我就像散開在風中 飛揚的棉絮
註定要生生世世流浪在天際
****************************************************************
今日行程 總里程:8.2公里;總時間:9小時18分 總爬高:527公尺
捷運新店站(8:00am)→尖山湖14號民宅(8:58am) →過溪(9:20am) →台牛寮鞍部(12:14pm) →出發(12:20pm)→風空子溪山(2:51pm) →台牛寮橋(6:20pm) →公路飯店慶功宴(7:16pm) →捷運新店站(9:30pm) →回家(10:30pm)
=================================================================
註一:
坪林北宜古道風空子溪山台牛寮古道
預定路線:尖山湖14號民宅->台牛寮鞍部->風空子溪山->尖山湖14 號民宅
時間:連午餐休息約9.5小時,
個人裝備:小背包/背包罩/雨具/登山鞋或健行鞋/登山杖/手套/頭燈/午餐1份/公水1公升/個人碗筷/個人藥品/垃圾袋/乾淨衣物便鞋1套(置車上)
集合時間地點:
6/26 am08:00捷運新店站堤防旁道路鵲橋邊
參加人員及車輛:
捷運新店站:
安哥(車)/Terry/千山/Kevin
Alice(車)/Polo/張郎/阿芳
攜帶食物及器材:
安哥:瓦斯爐/1.5L煮水壺/茶葉
請參考:
獨步山林間690:台牛寮古道,北宜古道,風空子溪山,台牛寮古道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484--[台北坪林].北宜古道
坪林石槽村的介紹
P.S.
1.北宜古道越嶺段為芒草地形,請穿長袖長褲戴帽子手套.
**************************************************************************
註二:
引用自 台灣古道~~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台灣古道的種類,按保存狀況區分
台灣的古道依目前(2006年)的保存狀況可分為三大類:
1. 成為公路或產業道路:清代或日本時代留下來的古道,在戰後交通發展的情形下,許多成為建築公路或產業道路(尤其是林道)的基礎,道路的修築,使原有的古道的原貌消失,大多僅僅剩下其中小部分與公路不重疊的路段才得以保留下來,如北宜古道發展成為北宜公路的基礎、合歡越嶺古道成為中部橫貫公路支線等等。
2. 成為登山步道或觀光景點:一些在山區未成為公路的古道,經人探查之後,重新整建,使之成為登山健行的山路或步道,因而吸引大量遊客來參訪,如八通關古道、草嶺古道、魚路古道、鳴鳳山古道等。
3. 未成為公路,但因為常久未有人使用且未經過整建開發而湮滅不彰,其中大多已不見其名,其中少數如馬里科灣古道、中之線警備道等因開始有登山隊查訪逐漸開始受到注目。
****************************************************************
台北至宜蘭的古道
宜蘭地區(舊稱噶瑪蘭)在清乾隆晚年間,由吳沙等人開始移入後,漢人在當地逐漸發展,嘉慶年間且設立了噶瑪蘭廳加以管理,當時更早開發的台北盆地(屬淡水廳)與蘭陽平原之間的交通往來日漸頻繁,而台北宜蘭之間的雪山山脈北段的主稜和支脈,即為淡蘭之間古道的主要阻隔。
順雪山山脈由東北至西南排列有:
* 淡蘭古道:由基隆暖暖經瑞芳、雙溪、貢寮至宜蘭頭城,為清代中期最重要的淡蘭孔道,目前仍保存的段落又可分為金字碑古道(又稱三貂嶺古道)、隆嶺古道和草嶺古道。
* 北宜古道和淡蘭便道:較淡蘭古道晚開闢,但在清代中後期已成為交通要道,從台北分成兩路,一是由台北經深坑石碇往坪林,另一路由新店往坪林,最後越雪山山脈至宜蘭礁溪。成為現今北宜公路的基礎,宜蘭境內的跑馬古道即這條古道所遺留的部分。
* 桶後越嶺古道,為早期泰雅族人的移動路線,由台北縣烏來鄉孝義,至宜蘭礁溪鄉的小礁溪。
* 哈盆越嶺古道,亦為早期泰維族人的移動路線,由烏來福山經哈盆,到宜蘭員山鄉。
**************************************************************************
註三: 引用自 胡桶古道連走北宜古道:一條昔日不為人知的淡蘭茶葉交易祕徑@山通大海登山隊~登山補給站
胡桶古道和北宜古道,為淡蘭古道的一條文山支線,其路線的開發完全和茶販交易有關。
在噶瑪蘭廳志中談到入蘭古道有三:「蘭初闢時,預備進山備道,以便策應緩急。其路線凡三條;
一由淡水、三貂嶺過隆隆嶺抵頭圍;係入山正道,…
又一路由艋舺之大坪林進山,從內山行走,經大湖隘,可抵東勢之溪洲…。
又一路由竹塹之九芎林進山,經鹹菜甕,翻玉山腳,由內鹿埔可出東勢之叭里沙喃… 」。
其中三貂線正道必須要經過「蛇仔形、三貂、隆隆三大嶺,過溪三十六里,危險異常,生番出沒,人多畏之。」
而大坪林線和鹹菜甕線進內山,要歷經懸崖峭壁,山路崎嶇,涉澗穿林,不計其次,加上生番頻頻出沒,必須要結伴同行。因此有研擬其他備道的必要性。噶瑪蘭廳志亦云:「其正凡三條…至道光四年,呂(志恒)陞廳籌議定制,又以事急要,請咨緩修。近年以來,艋舺、安溪茶販,竟由大平林內山一帶行走,直出頭圍。其徑甚捷,徒無生番出沒,可見今日形勢,又自不同矣」。
另外在「臺灣府輿圖篡要」的「噶瑪蘭輿圖」中「頭圍後山通艋舺小路」,有更詳細描寫。…
「蘭境開闢之初,曾議由內山增設備道一條,以防緩急之用。後以山路嶮巇,且路經生番地面,究非完善之計;故未果行。近年來木拔道通,生番斂跡;路由頭圍新闢小路,山程九十餘里,可一日抵艋舺。路由頭圍後山土地坑北行,越嶺十五里樟崙,東轉下嶺至炭窯坑。遶山西行十五里統櫃(此處最為險要),樹林陰翳,障避天日。循嶺而下,穿林度石,八里為虎尾寮。西南行過溪,上大嶺八里大粗坑,四里崙仔洋。過溪,平洋三里石亭,六里枋仔林,三里深坑渡,翛然一片坦途;至萬順寮再上山崙,六里樟腳、三里六張犁,此去十五里,一帶大路,直達艋舺武營頭出口(自虎尾寮潭以下,皆西南行)。」
其大致路線由頭城出發,經福德坑,到達統櫃推測在胡桶鞍部附近,虎尾寮潭即今虎寮潭然後轉往石碇、深坑,再進入木柵。萬順寮至六張犁段,有幸在幾年前獨探"茶路古道"時走過,當時由南港中華工專上南港山經吳興街走到深坑。其所經過路線大多是泉州府安溪人所聚集的地方,由此看來此古道應是一條不折不扣的茶葉交易目的的古道。目前虎尾寮潭以北的古道已被公路弄得支離破碎,虎尾寮潭以南,所經路線應是目前的胡桶古道和北宜古道路線。
*******************************************************************
↓2010-6-26 【台北坪林/宜蘭頭城】北宜古道、風空子溪山、台牛寮古道O型連走…「夏日炎炎披荊斬棘無風無雨鑽芒草的古道行」行旅圖
↓2010-6-26 【台北坪林/宜蘭頭城】北宜古道、風空子溪山、台牛寮古道O型連走…「夏日炎炎披荊斬棘無風無雨鑽芒草的古道行」高度圖
↓2010-6-26 【台北坪林/宜蘭頭城】北宜古道、風空子溪山、台牛寮古道O型連走…「夏日炎炎披荊斬棘無風無雨鑽芒草的古道行」GPS航跡檔
↓2010-6-26 【台北坪林/宜蘭頭城】北宜古道、風空子溪山、台牛寮古道O型連走…「夏日炎炎披荊斬棘無風無雨鑽芒草的古道行」照片集
↓2010-6-26 【台北坪林/宜蘭頭城】北宜古道、風空子溪山、台牛寮古道O型連走…「夏日炎炎披荊斬棘無風無雨鑽芒草的古道行」Everytrail
好荒涼的山路,幸好有伴同登。
回覆刪除看那潮濕的山壁溪澗,應該藏了不少螞蝗吧?
沒有苦焉有樂?沒有當下的辛苦,就沒有日後回味的精彩刺激了,不是嗎?
累得吃不下【飯】卻可以猛K菜?這真是吃[菜]最好的理由藉口囉!呵呵呵!
LKK山客兄:
回覆刪除只是要走北宜古道時,心理上要多準備準備‧
還好穿雨鞋上陣螞蝗,此行沒遇到螞蝗....(Lucky)
現在回味起當時,還真是「滋養豐富、風味絕佳」.
呵呵,改天山上不期而遇...謝謝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