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3日

八五山古道,李棟山(小百岳) ~【新竹尖石/桃園復興】 八五山古道登李棟山出大混山 ~出來“混”的總是要還 (上)

      從今年的南湖群峰行,之後,基本上就沒有走過什麼困難複雜的路線,原因就是膝蓋積水,還有滑囊炎的問題,老弟不是也冷冷的說了嗎:「膝蓋的傷總是沒辦法一次解決好的!」,雖然我也很想去走走什麼復健路線,但是總是有很多說不出口的顧慮,有關於自己的,也有關於對團體的。
DSC04266


      像我這樣的奧咖,在領隊眼裡,絕對會被視作容易脫隊走失的問題同學,參加這樣的勇咖隊伍,參加前一定心理有數,這是團體爬山一定要考慮的部分,「至少不能拖累到其他同行山友。」我心理清楚不過,這只是最低標準而已。

      跟著團體爬山這麼些年,雖然我也大約知道這些潛規則,往往自己實際做起來,比起知道這件事要困難上更多。

                                                      1

      情是這樣的,這次的活動,是由領隊安德魯所召集:「(自組活動) 八五山古道登李棟山出大混山。」(註一)。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在花了點時間研究紀錄,時間和航跡圖,在心裡面的解讀是這樣。

  1. 一眼暼去只看到“李棟山”,一等三角點。過去由李棟古堡上爬只消幾十分鐘就可以登頂,就衝著這山也值得。…
  2. 八五山古道登李棟山:一旦有了李棟山,就算上中級山行程,登山裝備一定需要備齊,自己的體能也是需要擔心的部分。
  3. 總爬升1,240公尺,因為此行近似於O型路線,總下降也約1,240公尺。膝蓋在下山所受的力相對較吃重。
  4. 總路程約15公里,以登山補給站健腳~ 白毛的時間,大約為9小時,現在讓我來走的話,大約還要乘上1.2,算10 ~ 11小時吧,上午八點出發的話,下午六、七點出,頂多摸點小黑,應該還好吧…。

      看著其他山友走過的航跡,總里程約走了15公里,大概是離南湖群峰之後,最近走的最遠的一次行程。

      另外由安德魯開隊,terry大哥押隊。還有像是紀仔和其他健腳級的山友,雖然這些山友都有一起爬過許多次山的經驗,也是見過面,人都很和善的山友們,不過想到跟著自組登山活動的“潛規則”,說實話猶豫好陣子沒敢報名。

      在某個意志力非常薄弱的當下,我的心境通常很平和的,但現在卻意外的失常,靜靜敲了幾個字:「還有機會可以報名一人嘛?        老殘…」

      我暗自算算也有好一陣子沒和這些位勇腳一起爬山。自己評估過能不拖累其他山友嗎?

      越接近出發的時間,就越覺得沒把握。

      我過去的確曾和這些正港的勇腳們,一起走過不少的山嶺,有困難的,也有平易的路線,也許也獲得不少我自以為有其實只是自我感覺良好的其他山友們的認可而暗自得意。我是喜歡爬山沒錯,但是我清楚的很,根本就不是個勇腳的料子。

      什麼「再一次努力試看看」啊,我到底在想些什麼?

      爬山這麼些年了,不曉得為什麼總是想不通這句話?

      “出來混的,遲早要還”

DSC04298
                                                      2

     又是一個鼎鼎大名的一等三角點名山,像是其他擁有「一等三角點」的名山,像是神祉一般崇高的山峰,比如說是玉山主峰雪山主峰、南湖大山主峰、或者是奇萊主山北峰三叉山這樣的山嶺;

      而李棟山,位於新竹尖石鄉,不僅她有著「一等三角點」的中級山…

      而以李棟山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稜脈為:
  •  向北:李棟山→內鳥嘴山→那結山→外鳥嘴山→....
  •  向西:李棟山→大混山→那羅山→尖石山
  •  向南:李棟山→東穗山→島田山→石麻達山→錦屏山→霞山→....
  •  向東:李棟山→泰平山→馬望僧呂山
  •  東南:李棟山→烏來山(馬美山)



      而且當登上附近的高山百岳時,李棟山也是一定少不了看的到,也算得上的山頭之一,對我,有著絕對的吸引力。

      其實還有一個說不出口的原因是:「我不想只從李崠山古堡花幾十分鐘登頂,只希望能以更辛苦的方式來走走…」

                                                      3

      段路其實蘊藏有很多的血淚歷史,尤其是在日治時期泰雅族與日軍之間的拼戰…

      引用自煤源登大混山連走李棟山下八五山古道懷古行 by mori @ 登山補給站,對這段古道的介紹。


      遠在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六月,日人在新竹方面有了七次的內灣溪上游方面的隘勇線前進,在六次時已攻佔到李棟山的大鞍部,形成了一道防線,為奪取李棟山作為先聲。到了明治四十四年八月更有了戰況慘烈的李棟山方面的隘勇前進,分別從三路推進:

      1. 循上野山(拉號社高地,在今煤源附近)到達尖石山連稜交叉點經太田山(在今1758峰下方的附近)抵達李棟山。

      2.由田勝山(李棟山和內鳥嘴山最低鞍部,今石桌附近上方有個駐在所遺址)前進到李棟山。

      3.溯內灣溪上流(今油羅溪上流)到達太田山和李棟山的中間鞍部。

      由此可知大混山到李棟山下八五山古道上的隘勇線,年代已經相當久遠了,途中不僅不少的駐在所遺跡,且在往石桌叉路口的路上還可發現礙子加上全境森林原始茂密,難怪張茂盛先生在藍天圖集(六)中稱此為黑森林步道,是非常值得一遊的懷古路線。


      詳細的歷史部份,請參考李崠山方面隘勇線前進 @ 聖典的人文空間 (註二)

                                                      4

      還真煞有介事的緊張的比預定時間還要早些就先抵達集合地點,看著客氣的terry穿著涼鞋一邊揮著手,然後搭著他的車,一路和其他隊員紛紛會合,一起開到登山口:新竹尖石鄉的煤源礦區 ~ 八五山古道登山口。

      因為知道這次行程去程和回程並不在同一點上,所以領隊事先和terry與安哥協調好,把車停在AB兩地接駁。

DSC04267DSC04268
登山口路線:

去程:(煤源礦區, 八五山古道登山口)

       國道3號→下關西交流道左轉118線道

      →接台3線右轉往內灣方向

      →縣道120線過八五山大橋後抵41.6K道路終點左轉

     →水泥屋路旁停車,一般小轎車可達。
DSC04261DSC04262

回程:大混山第二登山口:

     竹60線8.8k(一般小轎車可達)→左轉尖石大橋(竹60 0K)

     →台120線→內灣→台三線。

     →關西交流道→ 台北

                                                      5

      完例行的團拍,時間是上午7:20am,天空還透點藍,真是個爬山的好日子,一開始走在水泥的產業道路裡,不過後來研究地圖才知道,其實應該有一條從登山口可以直接上切的路,雖然這些路有點雜,不過後來按著GPS的航跡走,總是還可以判斷的出方位。

      因為今天的行程距離和預估的時間關係,行走時間有一點緊,心裡知道不能太隨意的漫步和拍照,怎麼說爬山的山友是不願意在黑夜裡還熬在山裡,尤其是高海拔的中級山。

      瀰漫這股氣氛,後行的我,沒多說也知道是什麼一回事。

      「早就應該把皮栓緊一點,趕快走,少拍照,就是了。」

      看了看周圍的健腳群,享受姐,她竟然還背了顆西瓜上山,天阿,西瓜要從這裡登山口揹上到海拔1,913公尺,我是跟著哪些神輩級的山友一起爬山哪…我突然有一點後悔選擇這麼硬的行程。想想為什麼不躲在被窩裡睡上一覺,發懶的看看王建民主投的美國大聯盟比賽,或者是多一點時間陪陪家人。

DSC04269DSC04273
DSC04281DSC04293
                                                      6

      著走著,大隊稍停了來,原來是在產道轉彎處遇叉路,大概直行是下油羅溪,這也是登內鳥嘴山的路徑,我們取右依循著舖著水泥產道,往八五山古道續行。
DSC04285
DSC04286

      沒多遠,幾分鐘吧,遇到山腰T字型三叉路,左往水泥產道八五山古道另一登山口,我們取右,往藍天隊指標「李棟山~鳥嘴山稜線鞍部,約40分;石桌叉路,2010.7.10」方向續行。
DSC04288
DSC04294

      這條八五山古道的獵徑、獸徑、乾溪溝,錯綜複雜,不過只要選主線循登山條行進,還有靠著GPS輔助下,應該不至迷路才是。
DSC04289

      不時看著有這檜木嘆息著的露出樹頭,然後路徑開始轉入杉木林。我連忙喊著秀玉先行,心想這大約是今天最優閒的一段森林步道,不一會兒,停在AB點接駁的安哥、terry、還有領隊陸續追上…我想也知道該收斂起玩心,一本正經的開始專注在山路路線的行走。
DSC04311DSC04313

      這段路從登山口的爬昇 435M, 預估90分鐘,看起來不高也好走,不過我的感覺好像是在狀況外,速度還是快不起來。

      總算在8:50am,終於走到石桌十字路口,這裡是個三叉路口,右上往李棟山,直上和左行皆往內鳥嘴山,後往八五山古道。有空地及矮矮的大石板桌。
DSC04319DSC04320

      大隊在此休息,吃著紀仔的綠豆冰,感覺狀況有點回來。

      大約是和 terry 預計的進度檢查點時間,“預估時間:0730 – 0900 90Min”,所以只能稍歇會,隨後就趕忙上路, 5分鐘左右,取右往李棟山續行。

      上路時,只依稀記得下一個進度檢查點是:


李崠山,爬昇 650M,預估時間12:00pm前抵達

      沿途無暇輕鬆賞景,回頭看看照片,也能夠感覺到這是一條清新的中級山路線,路徑沿著八五山腰古道逐步緩升,清爽好走,雖然很想和 terry說要單獨走,不想因為自己的速度而拖累他,不過看著他銳利的目光,這句話就一直含在嘴邊,總是說不出來…

      走就是了。

      「累沒有關係,誰不會累,重點是腳步不要停就對了。」terry邊押隊,還一邊鼓勵著我。

      邊走邊看著高度計,從石桌十字路(H1,260m,H指的是海拔高度,這裡說石桌十字路的海拔高度是1,260公尺) 到李崠山(H1,913m),累了就看看高度計,從H1,400m,H1,500m一直看到H1,670m,也就是越嶺稜線鞍部才能休息。
DSC04323

DSC04327DSC04340
DSC04333
DSC04365
DSC04366


                                                      7

      10:30am走到越嶺稜線鞍部,這也是預先設定的歇息點,藍天隊的指示牌後往內鳥嘴山、右上往李棟山。此時,我已經走的面無血色,一到鞍部就把背包扔在一旁,還厚顏的向A隊的朋友討了些先煮好的紅茶來救救命,感覺又回魂了一會兒,可是好像這鞍部剛好不巧的就在小蜜蜂窩樹下,數十、甚至百隻小蜜蜂在耳邊嗡嗡聲不斷的震動著飛行翅膀,我大氣也不敢吭一聲,學著和牠們盡可能的和平相處…不過,也不敢賭上不被叮的命,趕緊喝完熱茶,馬上逃跑著上路。
DSC04371DSC04375
      「接下來得這段路很漂亮,沿路還有不少石砌駁坎等遺址,走起來也十分清爽。」terry說道,我還半信半疑的 (其實是我的事前的功課準備的不夠仔細),開始繼續走。

      我們取前循山腰路往李棟山續行。H1,670~ H1,913M的路線明顯也沒有這麼辛苦了,大概身體已經進入半疲憊的巡航狀態,路徑旁果然看到不少由石塊砌成的駁坎當路基,這也大概就是日治時期的遺址,然後也開始出現箭竹林,開始有薄霧上竄,慢慢無線電中也收到土牛兄發出訊號,這大致是代表李棟山快到了,也代表也許有C隊參加行程(因為不太可能只有土牛兄乘著野狼上山吧,那實在太孤單了!);

      其實GPS高度計也告訴快到了,我不時的給自己打打氣,無奈的只是時間越跑越快,轉眼間,已經過了12:00pm,這也代表著休息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走得慢的人,也只有慨然接受,也沒有什麼辦法。這不是我的本意,只是對押隊的terry不好意思。

      終於走到稜線路與山谷線叉路,藍天隊指標:「直行李棟山古堡15分、右後往大混山山谷線80分」,我們取直往李棟山續行。
DSC04405DSC04411


DSC04377
DSC04382
DSC04395
DSC04397
DSC04418

                                                      8

      下的路只有一條,窄稜、落葉路、樹根路,走起來還是輕鬆不起來,唯一的安慰只有高度計逐漸接近H1,900M,終於,一個轉身,看見道路出現…

      也逐漸聽到同伴的聲音,然後李棟山到了。

      12:34pm抵李棟山一等三角點(H1,913M),氣象局並於古堡內設立氣象儀器所。
DSC04433DSC04434

      另外所有的山友已經散落在古堡下方的松針葉平台附近午餐,除了有A隊和B隊的朋友,還有加上C隊的土牛兄、西西里、Alice、Mei,大家許久沒一起爬山,在一起熱鬧熱鬧,實在揪甘心ㄟ。
DSC04421DSC04430
DSC04438DSC04440
DSC04445


                                                      9

      崠山,又名李棟山,位於台灣桃園縣復興鄉與新竹縣尖石鄉交界處,峰頂海拔1914公尺,為台灣小百岳之一。


      李崠山地處大漢溪與油羅溪的分水嶺,有山徑通往北方約4.5公里的鳥嘴山、西方約3公里處的大混山,山頂附近有一座日治時期的磚造古堡,稱為「李崠山古堡」。
DSC04451

關於李棟山的由來,引用自道下山 大混山 李棟山行程記錄

      “李棟山的由來,據說李棟是清朝官府派遣來勸導各部落革除原住民出草殺人的風俗。李棟下山後,原住民便以「李棟」的名字來命名這座山。


      又名「李崠山」,位於桃園復興鄉與新竹尖石鄉之分界處,因視野遼闊,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在此地建立「李崠隘勇監督所」,修築堡壘,配備兵力,設置大砲,以監控附近的三光、秀巒、玉峰等泰雅族部落。


      古堡是李棟將軍撫蕃而建,民國1年,日軍重建古堡為大砲陣地,意圖鎮壓抗日的泰雅族人,歷經多次戰役,山胞死傷慘重,如今僅餘古堡的斷垣殘壁及斑斑彈痕,在荒城歲月中訴說滄桑往事。目前古堡僅餘城門及四周城牆。
DSC04457DSC04459




      泰雅族人則稱李棟山為「TAPUNG」,意指積雪的山頂。


      山稜上隆冬時楓葉火紅,春日則緋櫻爭艷,加以李棟古堡南望南湖中央尖、大霸尖山、聖稜四秀等名山,視野奇佳,是深具歷史意義的懷古賞景路線,亦為台灣小百岳之ㄧ。”
DSC04443


待續 【新竹尖石/桃園復興】 出來“混”的總是要還 (下)~ 八五山古道登李棟山出大混山

                                                     

延伸閱讀

道下山 大混山 李棟山行程記錄 @登山補給站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606)[新竹尖石].李崠山古堡

                                                     


今日行程  總里程:14.3 公里;總時間:10 小時 50 分  總高度差:1,197公尺(H1,910 ~ H713M)

     07:19am 煤源八五山古道登山口(H825m)-

     08:50am 石桌十字路(H1,260m)

     09:00am  小休後出發

     10:30am 越嶺稜線鞍部(H1,670m)

     10:48am 小休後出發

     12:34pm 李崠山(H1,913m)

     01:00pm 午餐後出發

     02:55pm 大混山(H1,54m)

     03:13pm 小休後出發

     04:51pm 道下山(H1,080m)

     05:00pm 小休後出發

     06:09pm 竹60線9K登山口 (H727m)

     06:32pm 回程

     07:45pm 竹東慶功宴

     08:20pm 起程回台北

                                                     

註一: 自組隊(結束):7/31(日)八五山古道登李棟山出大混山

行程b:八五山古道登山口-石桌十字路-李崠山-大混山-道下山(大混山西南峰)-竹60線9K登山口 ** 有點趕 **

全程含休息約11小時。總長約14Km, 爬升約1300m

集合時間地點:
     1. 0500東三門
     2. 0610關西交流道
     3. 0630尖石大橋

攜帶物品:
     1.一日中級山標準裝備
     2.請攜帶替換用衣物一套,置於車上,下山更換乾淨衣物後再上車,以維持車內空氣品質。
     3..飲食自理。

無線電:
     terry/安哥/安德魯

注意事項:
     1.中級山B級路線,坡陡路遙,請衡量自身體能狀況及意志力。
     2.若天候變化太大或進度落後、則視狀況修改行程。
     3.請攜帶身分證件。
     4.招伴看圖資說故事的行程,可能需找路、走錯路、摸黑、撤退、或”ㄉㄧㄠ山”等情境。
     5.請詳細研讀、攜帶路線資料,並務必裝備齊全,風險自負。


車輛與車位分配:
     東三門:terry/阿峰/千山/ㄚ憲
     kevin /Colin8888/迷雪/小英/Penny
     關西交流道:安德魯/HsiehBar/享受/阿璋
     紀仔/秀玉/Anglehuge/MPro

全員共18人:

     領隊: terry。
     嚮導: Mpro,紀仔。
     攝影: 千山。
     人員: Kevin,Colin8888,Penny,ㄚ憲,
                  安哥,秀玉,Angelhuge,阿峰,
                  HsiehBar,迷雪,小英,ㄚ璋,
                  享受,安德魯。

行程計畫大略如下:

     A 隊: Mpro(前嚮)/HsiehBar/安哥/小英/Colin/Angelhuge/享受/ㄚ憲/ㄚ璋(押隊)
     ** A 隊健腳們,若有發願者,請背水一升、先行煮茶給殿後的B隊隊員加油 **

     B 隊: 紀仔(前嚮)/秀玉/阿峰/kevin/Penny/迷雪/千山/安德魯/terry(押隊)

**若進度落後太多,有摸大黑的顧慮,則由大混山第一登山口下山,由A隊司機開車接駁**

進度檢查點:

     1.八五山古道登山口(H825)-石桌十字路(H1260)
     爬昇 435M 預估時間:0730 – 0900 90Min


     2.石桌十字路-李崠山(H1913)
     爬昇 650M 預估時間:0915 – 1200 165Min


     指標鞍部叉小休(H1670) 10-15Min
     午餐 1200 - 1245 45Min

     3.李崠山-大混山(H1541) 預估時間: 1245 – 1445 120Min
     1616峰小休 10-15Min

     4.大混山-道下山(H1080M) 預估時間: 1500 – 1630 90Min
     小休 10-15Min

     5.道下山-竹60線9K登山口 (H727) 1645 – 1745 60Min

     * 約10.5 – 11小時(含休息)
     * 竹60線9K登山口 → 八五古道登山口 車行 40 Min
     * 預計1845起程返北

     山友記錄資料提示,已鋪設水泥路,可行中巴。

     行程a:八五山古道登山口-石桌十字路-李崠山-大混山-大混山第一登山口 ** 車程這麼遠、太混了一些 **

     行程b:八五山古道登山口-石桌十字路-李崠山-大混山-道下山(大混山西南峰)-竹60線9K登山口 ** 有點趕 **

     車輛若足夠,可考慮於a & b 出口皆置放接駁車,視行程進度決定走a 或 b 。

參考地圖
     1/50000 北桃●桃竹屋脊 司馬庫斯古道(上河文化)

     北聯隊:新竹縣尖石鄉由八五山環登內鳥嘴山及大混山.李崠山

參考紀錄:

     白毛隊:【八五山古道】登【李棟山】來回【泰平山】出【大混山】

     大混山西南峰連走大混山

參考資料:


     1. 藍天圖集(一265) 大混山、李棟山

     2. 藍天圖集(四066) 復興一內奎輝登防熱區山、內鳥嘴山山八五山。尖石一八五山登內鳥嘴山O行

     3.. 藍天圖集(四134) 新竹縣尖石鄉、大混山、拉洛山、尖石山稜挀圖

     4. 藍天圖集(六46)八五山 (李棟山西北峰)

     5.藍天圖集(六47)李棟山~八五山大橋森林步道及八五山古道

註二:李崠山方面隘勇線前進 @ 聖典的人文空間

     李崠山方面隘勇線前進 (自明治四十四年八月至十月)

     新竹廳樹杞林(今竹東)支廳內的馬里闊灣群(Malikowan)(1),蟠踞在馬里闊灣溪的上游,並和基那吉群(Kinaji)(2)、卡奧灣群(Gaogan)(3)之間互有往來,且常常慫恿其他歸順的原住民,仗勢著地形作負隅頑抗。在明治四十三年卡奧灣群方面隘勇線前進、內灣溪上游方面隘勇線前進時,曾加以壓制但仍未安撫就範。到了卡奧灣群歸附時,又再度的侵擾。使得同支廳的隘勇線飽受威脅。


     明治四十四年六月十二日,新竹廳長家永泰吉郎,決定加以膺懲。由警部以下所組成的討伐隊共二千一百八十名,由其擔任隊長、原住民課長宇野英種警視為副隊長,率領五個部隊(4)和電話鐵網架設隊,於合流山(5)置前進司令部。八月二日行動開始,原住民事務總長大津麟平(6)擔任總指揮,前日佐久間總督亦入山,一同觀察形勢。在我方不利的狀況下,電命桃園廳長作緊急召集巡查二百二十名即日趕赴支援。第三部隊當日攻取李崠山最高地 (標高六千四百六十八尺) ,並在此構築砲臺陣地。其他各隊在進出的同時,遭受到對方頑強的抵抗。第四部隊在八日約和三百名的敵人發生嚴重的衝突,警部以下五名、隘勇十名,立即死亡且出現不少負傷的情況發生。

     二十一日家永廳長,請求增員的巡查二百二十名、隘勇二百名、工人五百名,使我方加多一層的優勢。在其強烈的抵抗下,我方出現了大量的傷亡且有二次的颱風妨礙了作業,比原先預定五十日完成的,因而兩度延期到八十五日。但是原住民的情勢依然是險惡的,以致於工人相繼的逃跑,又三度延期作業到九十一日後的十月三十一日,才解散討伐隊。


     對於本次行動我方警部以下戰死七十九名、負傷六十五名,合計達一百四十四名。但對於李崠山最高地的取得,為往後西部原住民的平定作為良好的基礎。且五里二十六町隘勇線前進鐵絲網的架設,可以防範原住民的從中襲擊,涵蓋到的撤廢舊線地域廣達到六里二十三町。

                                                     

↓2011-7-31 【新竹尖石/桃園復興】 出來“混”的總是要還 ~ 八五山古道登李棟山出大混山 行旅圖
2011-7-31map

↓2011-7-31 【新竹尖石/桃園復興】 出來“混”的總是要還 ~ 八五山古道登李棟山出大混山 Google Map

↓2011-7-31 【新竹尖石/桃園復興】 出來“混”的總是要還 ~ 八五山古道登李棟山出大混山 高度圖
2011-7-31height

↓2011-7-31 【新竹尖石/桃園復興】 出來“混”的總是要還 ~ 八五山古道登李棟山出大混山 GPS航跡檔

↓2011-7-31 【新竹尖石/桃園復興】 出來“混”的總是要還 ~ 八五山古道登李棟山出大混山 照片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